志愿填报时,连续2年本科线差降低以及连续2年最低录取分排名下降的高校,都可能是同学们“捡漏”的机会。但是,也有可能因为院校“大小年”而滑档。那么,什么是高考“大小年”现象?如何利用“大小年”现象填报志愿?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高考“大小年”现象
某院校历年报考人数较多远远高出计划数,形成大家都在争取少数计划导致录取分数高;而当年考生看历年录取分数较高,相对报考人数减少导致录取分数下降——如此循环呈现出录取分数“忽高忽低”的现象称之为“大小年现象”。录取分数高的年份成为“大年”,录取分数低的年份称之为“小年”。
实行平行志愿后,大小年现象减弱,新高考改革后大小年现象有增加,占据近50%的比例。造成大小年现象一般有社会风向,媒体舆论;招生计划人数变化;专业或院校冷热;跟风从众填报。
教育部公布了2022”双一流“名单,今年新增了7所”双一流“高校: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湘潭大学(数学)、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南方科技大学(数学)、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些高校在今年的招生中就出现了“大年”现象,分数线上涨很大。
相关阅读:排位均上升!2022这7所新晋双一流高校录取分数创新高!
如何利用“大小年”现象填报志愿
研究大小年规律,有利于把握和预测当年的录取投档线差。考生可以通过近3年院校分数线变化,分析大小年规律,结合社会风向、招生计划数变化等,进行志愿填报。要注意的是,小年一般不会连续出现多次。即如果是小年,第二年很小概率是小年。但大年则不是这样,很可能会连续出现大年。头一年大年第二年并不一定会是小年。所以考生不要认为头一年是大年的高校,第二年就会出现小年。这种侥幸心态很容易造成高考报考失败。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