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从信息搜集、资料准备到自我认识、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是考生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如何提高志愿填报的成功率,高校招办主任的细心“点拨”,希望能为考生和家长带来帮助。
方略一:“圈定”学校后还需度身定制
“高考志愿填报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东北大学招办主任李海雄认为,填报志愿时,考生能够比较理性地对照自我条件和实力进行量体裁衣、度身定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李海雄建议,对已经“圈定”的学校,除了要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师资状况、课程设置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之外,还要知道学校在所在省(市、区)投放的招生计划数和招生专业,搜集近年来目标学校在当地录取的最低分、平均分、分专业录取分以及实际录取人数等数据。掌握了这些基础信息之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成绩、统考分数、实考发挥情况等,大致推断出自己在本校、区(县)、省(市)考生中的排名,在实力相当的基础上考虑学校。
一般来说,各个学校在某个省(市、区)投放的招生计划、招生专业都有一定的延续性,每年的变化不会很大。考生如果基本“锁定”
了报考的学校,可以参考近三年来该校某些专业在该省的录取分数线高出相应批次省控线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有把握报考。
三年的数据基本上能看出“大小年”的变化,2008年报考这一专业多少分有把握、多少分有风险,可在各个学校的招生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查看到往年的录取分数信息。
方略二:拉开志愿“梯度”十分必要
所谓志愿“梯度”,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学校,由于多种因素,录取分数高低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志愿梯度还包括专业梯度,是指在同一院校中的各个专业,在录取时形成的分数之间的差异,这种分数高低的差异被称为“专业梯度”。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天津大学招办主任王海龙解释说,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来说,因为更加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考生落榜的风险减少了,但几个志愿之间要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梯度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实行非平行志愿的考生,院校梯度就更加重要了。第一志愿最为关键,要将自己的分数与相应层次的院校相对应,判断风险高低,不能盲目攀高;后续志愿的填报应注意与第一志愿拉开梯度,仔细研究相关院校招生章程中对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相关规定,选择最有把握的学校。
王海龙认为,拉开“梯度”的目的,在于同样的分数应该如何填写院校和专业志愿,使得考生被自己所中意的院校和专业的录取机会达到最大化。当然,考生向往的大学、城市、专业以及兴趣爱好等这些有关自身的问题,在填报志愿之前首先应该明确。
方略三:二志愿与“调剂”不可忽视
“招不招收二志愿考生,分数级差是多少?”在高校招生咨询会上,许多考生和家长都十分关心这一问题。
据兰州大学招办主任张稳刚介绍,目前重点高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到被录取考生的90%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也占到被录取考生的80%以上。除了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公布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部分热门院校外,建议考生不要把热门院校作为第二志愿,因为这类院校第一志愿的考生生源十分充足,一般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在录取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正好处在调档线的考生被录取了,而分数高者反而被退档。究其原因,除了专业志愿缺乏梯度、热门专业志愿过于集中之外,在志愿表上选择“不服从调剂”导致落榜也是原因之一。对此,张稳刚特别提醒考生,选择“服从调剂”
可以增加录取的机会,降低因第一志愿落空带来的风险,这对考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考生应该是有利的。
南京理工大学招办主任王虎介绍,有些高分考生由于担心自己被调剂到不想就读的专业,在填报志愿时往往选择不服从调剂,事实上,许多学校的招办老师会选择专业倾向相近的专业为考生进行调剂。
从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来看,有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倾向:
一种是“死盯住”几个专业,比如在几个批次的院校中均只填报青睐的一两个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另一种漫无边际地“撒网式”填报,比如第一志愿侧重经济类专业,第二志愿又偏向电子信息类,平行志愿中又集中体现为医药类专业。
对此,招办主任建议考生如果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专业志愿,可选择大领域的相关专业,比如化工材料类、土木建筑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管理类、社会科学类,等等,在这些大的专业门类中进行选择。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