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北京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4707.2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5.2%,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速,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快速成长,正在引领北京经济转型升级。而其背后,是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蓝图里,科技创新的引擎对经济的强劲驱动。
新经济发展数据亮眼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323.2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7.1%;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361.4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5.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3.9%。
从工业数据看,北京市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1%,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从服务业数据看,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收入同比增长16.5%,增速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
“新兴经济蓬勃发展,上半年全市新经济实现的增加值按照现价计算同比增长了15.2%,新经济增加值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这也表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这得益于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统计显示,今年1~5月,北京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的R&D经费支出增长14.2%,同比提高9.1个百分点。全市大中型企业每亿元的研发经费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是234.7件,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0.3件。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中关村继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数据显示,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比例保持在七成以上。上半年,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21.6%,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实现技术收入增长37%,高于总收入增速22.1个百分点。
新兴领域研发较为活跃。汽车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等新兴领域研发投入增长较快,带动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创新驱动持续发力,推动企业发展。”北京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服务业看,上半年规模以上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业、软件开发服务业企业收入分别增长32.8%、83.6%和22.4%。从工业领域看,智能产品、高技术产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智能电视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倍和26.5%。
北京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中心成立,5个交叉研究平台实现部分建筑结构封顶,引入陈清泉院士等多元创新主体……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上半年,“三城一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在软配套方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三大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工作方案也已制定,“三城一区”联动效应将进一步加强。
在基础研究领域,一批领跑的成果也在不断涌现,如首个纳米药物输送机器人研制成功,国内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发布。
创新成果背后,是北京“双创”环境的不断优化。目前,活跃在中关村的天使投资人超过1万人,占全国的80%。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反映了科技成果在京转化的效益。截至目前,北京市高科技企业数量达到20163家。2017年,这两万多家高科技企业实现总收入达2.5万亿元,实现利润率11.5%,税收总额1211.8亿元。这些对构建北京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十分明显。
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将着力抓好“两头”。
所谓两头,一是科技创新源头。“比如说大学、科研院所,它们有很多好的成果,有很多好的专利,有很多好的项目,这些要紧紧抓住。”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要抓住专业化的服务公司。“比如说清华大学的工研院,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智慧能源方面都有很好的技术平台和孵化器,以推动成果转化。这些方面也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另一头是落地。据了解,北京市将推动更多的项目在北京地区落地和转化,全市16个区是项目落地的主要载体。目前,北京市16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大力塑造“三有”:有空间,包括土地、标准化厂房、加速孵化的空间;有队伍,16个区将建立和项目紧密沟通对话的服务队伍;有政策,政策着力围绕项目落地。
不久前,北京市科委联合亦庄举办了“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专场”,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共7所学校签订了协议,由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6个高校牵头成立了北京高校成果转化联盟,共有40多所大学参与。这将大大推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进程。
(信息来源: 中国科学报 )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