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要用成绩来换吗?
不久前,在兰州十中发布的中考排名榜单上,夏橙名列第32,以这样优异的成绩上高中,夏橙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夏橙妈妈的工作很忙,女儿经常在临睡前或是第二天起床才能见到妈妈。这个在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非常体谅妈妈的辛劳。她心里很明白,自己的未来只能靠自己,只能好好学习。
“我有很多心里话想和妈妈说,可妈妈和我的对话仅限于学习,好像在妈妈的字典里,成绩就是爱的等式。成绩下滑的时候,妈妈就会很粗暴地训斥。”夏橙说。她明白这是妈妈为她好,但她真的很渴望和妈妈聊一聊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事。
张松则快被成绩逼“疯”了。初一期末考试,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二,老师语带讽刺地挖苦:“我们这儿庙小,装不下你这尊大佛!”成绩优秀的同学甚至视他为异类。彼时,这个青春期的男孩很无助,很困惑,也很着急。
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个“有志向”的男孩狠下工夫,成绩一跃升至全班前五名。老师和同学们又变得和颜悦色了。但至今令他想不通的是:在他努力爬坡的这一年中,妈妈为什么一直对自己很冷漠?
“在最难的时候,我需要的是鼓励、温暖!不是冷漠和打击。难道母爱要用成绩来换吗?”张松不解。
张松希望妈妈的爱是纯粹的,是不夹杂任何条件的。与一些妈妈“望子成龙”式的爱不同,另一些妈妈更愿意陪伴青春期孩子们一起成长。
“妈妈和我无所不谈,从学习到生活,我们总能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妈妈关心我的成绩,但是更关心我的生活。”就读于河北一所高中的杨跃说。
尽管有时候妈妈也会因为他犯了错而生气。不过,等母子俩都冷静下来了,妈妈便会主动找儿子,细细给他分析解释。那时,杨跃也会很认真地听,并且虚心接受。“妈妈更多的是引导我认识错误。她经常会深入到我生活里去。”杨跃说。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妈妈有一颗柔软的心
最近,郝女士的生活乱成了一锅粥。成绩优异的儿子辍学了,原因很简单——儿子被暗恋的女生拒绝了,便认定“这学没法儿上了”。
儿子的“不堪一击”,让郝女士彻底蒙了。平时,因为忙于工作,郝女士确实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儿子完全是“拒绝外界、拒绝交流,却沉迷网络”的状态。现在,这位母亲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自己在瞬间变成一台X光机,能透视到孩子的神经末梢。
郝女士从来不奢求孩子的成绩拔尖,只希望孩子一切正常,慢慢成长。她开始“有病乱投医”:向心理咨询师求助,继而又去请教算命先生。
像郝女士一样,不少妈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陷入迷茫。尽管明白要尊重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可一旦面对孩子,又束手无策。在孩子们眼中,自己的妈妈缺乏母爱的柔情,与妈妈之间缺乏信任感,仿佛妈妈们“只关注成绩,不关注他们的成长”。当然,如果给这些妈妈贴上“简单”、“教育乏术”的标签是不公平的。
遇到吴女士时,她正和儿子手捧着书,各自读着喜欢的文字。令人羡慕的母子关系背后,是吴女士多年的苦心经营。
这位妈妈从来不“一遇到孩子出错,就一跳三尺高”。她时常会静静地观察孩子,碰到小毛病,她会晓之以理;比如遇到撒谎、逃避学习打游戏等严重的大问题,她会严加惩戒。但前提必须让孩子心服口服,绝不简单粗暴。
“在没有好办法的时候,要求自己保持冷静,通过书籍、教育课堂、网上的交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只有让自己不断充实、提高,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孩子。”吴女士说。
专家建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蓉认为“母子之间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关系,按照交叉幅度不同,可以分为‘包含关系’、‘重叠关系’、‘交叉关系’和‘并列关系’4种。青春期恰恰处在‘交叉关系’中。所以,妈妈对青春期的孩子应以‘呵护情感’为主。所谓呵护,主要是情感的,而不是物质的,主要是对心理的,而不是对生理的。”
“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忠诚的品质。所谓‘忠诚’的品质,是指忠诚于自我的信念、价值观和‘自我同一性’,而不是忠诚于包括父母在内的外部环境。因此,面对着否定自己的父母,他要维护、忠诚于自己的‘同一性’,因而孩子的心门关闭了。面对任何束缚,他都会不顾一切地去挣脱。”张晓蓉分析说。
张晓蓉认为:“孩子们渴望的温柔,并不仅仅是温和的语气、温和的语言、亲昵的动作这些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他们更需要的是一颗柔软的心,一颗可以包容、理解、体察他们的心。”
对此,李利芳副教授给出的建议是:“母亲要发挥女性的感性优势,要善解人意,要善于倾听、沟通,委婉柔和,把握非冲突性,要更有利于化解而非激化矛盾。”
福建高考网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相关文章,更多高考考试家长的考前辅导、家长助考方法和策略、家长心态等内容,请关注福建高考网【http://www.555edu.com/beikao/】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