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4年高考已不足百天,考生和家长都进入了紧张的备考状态。在这个阶段,心理抗压能力不强的考生很容易受外界干扰,进而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
“这个阶段,考生应该注意心理减压,而家长最好闭嘴,换句话说就是什么都不要做。”漯河一高两名资深教师把脉考前考生与家长心态时,这样告诉记者。
学生按计划复习,课间多运动
“只要考生跟随节奏正常复习,一般都能发挥正常水平。”漯河一高的于金平老师说,经过近三年的准备,考生已基本完成知识的积累,现在的复习就是“反刍”,是让考生把以前的知识进行串联、总结,以加强记忆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在这个阶段,不少考生都会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如果调整得当,不会影响考试。但一些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考生,往往会将这些情绪扩大,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自信大于能力,是否自信对于高考(微博)成绩好坏有直接关系。”于金平说,考生缓解焦虑的最好办法是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进行复习,或自己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把学习计划安排到每分甚至每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在紧张的学习时间以外,考生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运动能够调节心情,减轻心理压力。”林耀伟老师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学生减压,他会要求学生在每天的课间时间,到操场上进行慢跑或打篮球。此外,林耀伟表示,甜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他建议考生,心情烦燥时可以试着吃个糖果。
家长只照顾饮食,不过问学习
“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考生,整个家庭就会进入‘战备状态’,有些家长甚至比考生还紧张。”于金平说,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面临高考,考生的心态对高考中的正常发挥非常重要,家长若首先焦虑紧张起来,一定会把这些负面情绪传递给考生,进而导致学生压力增大,影响复习和将来的考场发挥。
于金平说,面临高考,家长们能给考生提供的最大帮助是“闭嘴”。“如果孩子不主动跟家长交流,家长一定不要主动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于金平说,个别家庭为了让孩子好好复习,要求家庭成员走路、说话小心翼翼、悄无声息,这些改变家庭常态氛围的做法,不仅不利于考生正常复习,还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于金平建议家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高考问题上,即使发现考生成绩有所下降,也要怀颗平常心,让家庭拥有正常的生活状态,这才是对考生最大的支持。
“高强度的复习备考对孩子的脑力损耗增大,家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为孩子备考助力。”林耀伟表示,家长可以制定一些营养食谱,帮助考生补充体力和脑力。至于孩子的学习情况,林耀伟建议家长不要过问。
“根据多年的经验,每位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背后,都有一个时常与班主任积极沟通的家长。”林耀伟说,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十分必要,家长如果真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可以通过电话直接和班主任沟通。
此外,孩子在家中若有异常表现,家长也不要直接批评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逆反、挫折、自暴自弃等心理。此时,家长应首先将情况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会结合考生在学校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以了解问题,并帮助考生解决问题。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