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叙述如下,以求指正。
第一、 理清思想 坚定信心
首先,从思想上入手。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如果思想意识出现了偏差,思想上有疙瘩,情绪不对头,是很难顺利渡过“过渡期”的。因此,老师必须用耐心、细心、爱心以及正确而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声乐水平,培养其良好的声乐听觉,树立正确的声乐观点。方能使其充分认识到技术上的错误,观念上的偏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将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以坚定的信心去迎接一个个困难。
具体的手段有这样三点
1. 教师范唱与名家唱段欣赏相结合
2. 学生演唱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3. 学生提问与教师回答相结合在使用这样的方法时有一点要特别强调,那就是要非常注意课堂的气氛,尤其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不仅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和敌对情绪,往往事与愿违。
第二、 控制难度 戒急求稳处于“过渡期”的学生旧有发声系统已被破坏,而新的发声系统尚未形成。此时,应坚决控制难度,力戒急功近利,盲目冒进。“过渡期”的稳扎稳打,是为以后的声乐学习铺平道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过渡期”得以圆满度过,以后的学习将是事半功倍的。
下面简单谈一谈实际操作中的几点注意
1. 练声曲的选择
A、以级进上下行音阶练习为主
B、单条音域在五度左右,上下幅度控制在十度以内
C、唱名以简单的a、ma、la为主
2. 歌曲的选择
A、要求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以4/4拍,2/4拍为主)。
B、曲调优美,歌词简单,篇幅短小,音域不宽(尽量选择音域在十二度2以内的歌曲)。
C、如:中国作品中“五四”以来的歌曲〈〈问〉〉〈〈花非花〉〉,以及流传很广的小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跑马溜溜的山上〉〉〈〈在那遥远的地方〉〉〈〈茉莉花〉〉等等。外国作品有意大利古典歌曲〈〈Caro mio ben〉〉〈〈Amarilli〉〉〈〈Sento nel core〉〉等等。
3. 主要的技术要求
A、以呼吸训练为主要内容,重点规范呼吸中各步骤的技术要领。特别是吸气_保持_呼气的过程的规范,还要逐步建立在保持气息的时候,腰腹部对抗的感觉。
B、有意识的加入打开喉咙,放下喉头的训练,但不要过分强调。
C、着重进行整个发声系统及关联部位的放松练习。特别是喉咙、下巴、舌根这些特别容易有意或无意紧张的部位。也许大家还很关心“过渡期”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我们知道,从旧到新的过程,从错到对的进步,从“破”到“立”的转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特别是在声乐学习上,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这也就决定了“过渡期”的具体时间是没有一定的,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及教师的教学是否得当等等诸多因素来决定。如果各方面配合较好,也许三五个月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果某一方面出现偏差,也许十年五载也难寻门道。这里所说的“过渡”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入门”。我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想,无论是谈“过渡期”还是“入门”,怎样将学生领过这道关才是每一位教师所要潜心研究的。
最后,要补充的是,上述观点是我在大多数学生度过“过渡期”时,教学中所使用的办法。但因为学生的个人情况均有差异,这些办法也许并不适用于每个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愿我从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这点经验,能为对“过渡期”声乐教学有研究的同志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那我就感到万分荣幸和欣慰了。
福建高考网温馨提示:以上便是关于“声乐学习:过渡期的训练”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高考考试经验、高考考试技巧、高考考试心得等相关内容,请访问福建高考网【http://www.555edu.com/beikao/】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