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的第三呢就是来自同学的压力。每个人都有自尊的,谁也不想再背后被人指指点点的说。说看这个人就是咱们班倒数第一。这样的话就是说考试排名在后面的人想拼命往前考,而考在前面的人却想更加拼命的往前。这样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因为这样的话会造成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氛围,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过分看重排名,过分看重名次,他可能就会产生焦虑,更可能会失去比考试要重要的多的朋友。这样的人可能会把你的同学都当做敌人,而且更可怕的是可能要把每个老师都当做自己的一个利用工具。我想说这样的人,在将来毕业之后即使他考上了一个好的大学,他也一定不会被社会所容吧。因为这种人到社会上去的时候,因为社会说白了是一个大家互相利用的关系,但是如果他只是视别人为自己的利用工具,不为别人付出,所以是不能被社会接受的。如果说这种风气要是在班级中任其蔓延的话,这个班级肯定会导致成恶性竞争,大家之间那种同学中的情谊根本就不会存在。所以从这样一个班级走出去的人,一定不会是优秀的。其实在高考之后,就是当我回想那高中三年的时候,我整个高中三年最美的时光应该是在临近高考最后那几个月,而陪我走过那几个艰难而快乐的那几个月的老师和同学,我想应该是我一生中最亲的人。这些人会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因为这种友谊,或者说这种情吧,不是社会上那种利益的基础,而是人与人之间最原始自然的那种感情为基础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我想说如果你要是真想获得这么好的一份友谊的话,那么就去帮助那些成绩不如你的人,因为他们是你的朋友。去和跟你成就一样的人去交换意见,真心的去交换意见,因为他们是你的朋友。去向那些成绩比你好的人请教,他们一定会告诉你的,因为他们是你的朋友。
我想说这第四方面的压力,是来自于自己的压力。很多同学都会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说我以后会考,比如说这次我没有考好,下回我就要考到前三前十。这个目标很好,他们定下这个目标之后可能就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也很赞成这样一个方法,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但是我想说如果你要是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如果这回我考了第十,那么下次我想考个前五,但是我这次还是考的第十,甚至我可能考到第二十去了,那怎么办呢?我就是非常不赞同这么一种说法,就是很多人说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其实我感觉不一定,因为这种说法我之所以不赞同的原因就是这个会给孩子造成这么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说既然我努力了,我就不允许失败。但是失败总是可能存在的。当失败真正来临的时候,这样的学生,或者说信仰这种说法的人,他们就会惊慌失措,甚至可能会一蹶不振。比如说像我吧,我到那个文理分班之后,高二第一个学期我第一次考试考了全班第五,全校应该是第五,但是马上到了第二次考的时候我就考了全班的四十多吧,这种打击的话我想一般人是根本承受不了的,因为5和40这根本是两个不同等级的事,但是呢,我当时也没太在意,因为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我就是一直成绩都这么不稳定,而且从初中的时候就是。中考之前三次,前头第一次,咱们当年事700分嘛,我第一次模拟考没过600,如果要按那成绩的话也就是个四中的水平,二中根本不敢想。所以当高二突然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没有灰心没有放弃。即使到了高中最后阶段,临近高考的那几次考试我仍然有时候发挥不好,而且又一次我记得已经是高三下学期了,考了全班倒数第二。然后考了之后同样不能灰心丧气,我是全班第三第四第五二十几名,三十几名,五十几名我都考过这个成绩,但是我 从来我就认准一件事儿,我从来就是不放弃。嗯,嗓子有点疼了。咳咳。所以说我想说的是,因此我更赞同另一种说法,就是重视我的努力,得不到回报我也要继续奋斗。有人就说,你这不是有病吗?既然你都得不到什么了你为什么还要继续努力奋斗呢?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问题。如果你要是把高考,或者甚至说把高中三年这么一段生活,如果要是放到整个人生这么一条长河中去看的话,他们仅仅是溅起的那么一点点浪花而已。考试不过就是学校检查成绩的这么一种方式。而高考也不过就是社会检查你学历的这么一种方式而已,仅此而已。所以和未来的人生相比他们都太渺小了。唯有奋斗才能是一生的主题。我们语文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和卑贱的阶下囚,他们在火葬场一定会扯平的。"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说,不管你的生前是如何度过的,每个人人生的终点都一定会是那个小匣子。所以说既然我们人生终点都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既然我们不能决定结果了,我们为什么不活一个精彩的过程呢?高中和高考就是人生中这么一个精彩的过程。因此在座每一个同学去感受那个,当你学到半夜的时候,没有人陪你的那种孤独,去品尝那种失败的时候心有不甘的泪水,去感受那个埋头于题海之中的汗水,别太在意结果,因为过程我感觉到比结果更重要。当你走出高考考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我说的这些话,我觉得我说的这些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最后祝各位2010年的考生能够金榜题名,各位家长能够顺利,谢谢大家!
他今天有点儿紧张,其实作为一个文科学生来说,他的这个文科素养很高,他刚才没提,整个高三,其实他在高一高二也有这样的习惯,不知道在座的,即将走上高三的学生,你是否有这样的习惯?他每天早晨,我到学校,我在六七点钟往学校走的时候,我看他往出走,他住校,在二中住校,然后往出走,我说你干什么去?他说出外面买点吃的,然后他每天早晨必须要买一份报纸,叫环球时报。现在的新课改的这个高考题,相对来讲考的特别活,而不是说完全就是死死的,你背下来就解决掉的了问题的,包括他的思维方法,包括他的思维拓展,我觉得都是有益的。最开始的时候我当班主任的,我看他拿一份环球时报,拿一杯豆浆,坐在早自习,我不去看早自习,然后看他在那喝着,在那看着,我很不满意。我就觉得他这个样子有点太休闲了。看着报纸,环球时报,喝着豆浆,后来我想开了。你想,那杯豆浆解决营养的问题,太重要了,早餐哈,还有那环球时报,后来他跟我说,他说老师那环球时报上对于一些国际事件都有不同的说法,他说你看这个环球时报吗?比看人民日报有意义。他说人民日报只是一个声音,只是中国一个声音,但是这个环球时报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你觉不觉得现在的新课标也是一样的,思路很开阔的,就是开放式的,拓展式的,所以后来我想开了,我没去打击他。他是我的课代表,每天我上课的时候他去辛辛苦苦的帮我去抬电脑,帮我拿练习册。有一天,等到他帮我送到办公室的时候,突然间转过头对我说了一句话,把我感动的,我坐办公室里,就想啊,我心里就在合计啊,你说当老师的,就这时候觉得最幸福,你猜他说什么?一个男孩子哈,拿着这个笔记本电脑,抱着一堆,然后猛地一回头,瞅着你说,老师,你都有白头发啦。他一个男孩儿,他很心疼你。我想跟在座的,即将走入高三的学生说,在你迎战高考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挫折,你会遇到很多问题,包括你焦躁都不行了,就出去溜达去了,烦躁,心理学讲的叫"躁狂症",就是在那种强压之下,只要你懂得感激,只要你心中有爱,老师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关,你想,将心比心,他那样对我,你想我得多关心他,我就觉得杨磊得好啊,杨磊一定得考个好学校啊。所以你想过没?你反思过没?你关爱过你的老师没?这是我想说的。
福建高考网温馨提示:以上便是关于“高考经验谈:教你怎样正确对待考试[视频]”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高考考试经验、高考考试技巧、高考考试心得等相关内容,请访问福建高考网【http://www.555edu.com/beikao/】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