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更是将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为实现国民的健康长寿,2016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水平的目标”。具体包括人民预期寿命达到79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人等一系列指标[1]。
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培养摇篮、医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医学高等教育的进步关乎我国健康事业的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对高校在医科方面的实力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评价体系下,精选了其中能够反映医科水平的指标,对比各高校在医科领域的建设情况。
软科2022中国医科实力A类大学榜单
软科2022中国医科实力百强大学,我们将其分为两档呈现:
软科中国医科实力A+大学:医科实力全国前20名(相当于医科领域有得分高校的前2%);
软科中国医科实力A大学:医科实力全国21~100名(相当于医科领域有得分高校的2%~10%)。
具体结果如下:
上海交大折桂
综合类涉医高校占据榜单头部
上海交通大学凭借学科精度、高端人才、科研项目、重大成果和学术论文5个维度第一,夺得中国大学医科实力评级榜首。北京大学的医科实力位居全国第三,学科实力维度排在全国第一。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两所综合类高校分居全国第四和第五。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紧随其后,进入全国前10名,位于全国第6-9名。综合类涉医高校占据了软科2022中国医科实力A类大学榜单的大多数头部席位。
我国综合类大学在医科领域的快速发展,与新世纪以来与医药类大学的合并密不可分。综合类大学完善的学科布局结构,不但有利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帮助医学生打下广阔而深厚的知识基础,其多学科的研究人才和研究氛围也为医学同其他学科的交叉提供了先天条件。
上海交通大学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后,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X+医学”复合型培养模式,率先在全国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理工文等学科中,招录优秀本科毕业生,吸引多学科背景的一流生源来学医。此外,学校还探索了依托科研项目的“医工交叉”博士生联合培养模式,将医学院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学院、机动学院、电信学院、化工学院、生命学院的项目合作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医学生复合型创新能力[2]。
在科学研究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其强大工科的支持,设立“医工交叉研究基金”、增设转化医学重大项目[2],“医工交叉”成效显著。在眼科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项目组研发的眼眶外科内镜导航系统,实现眼眶手术精确定位和引导,将眼眶手术的精确性和微创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耳鼻喉科领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吴皓团队开展国产听觉植入手术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初步已完成耳科手术机器人、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装置、预弯电极植入装置的设计及样机制作[2]。2018年,范先群院士领衔的“眼睑和眼眶恶性肿瘤关键诊疗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吴皓院长领衔的“基于听觉保存与重建关键技术的听神经瘤治疗策略及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近半数A+,医药类高校平分秋色
医药类高校在中国大学医科实力评级中同样发挥出色,在20所A+大学中占据近半数席位,与综合类涉医大学平分秋色。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总分位居全国第二;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进入医科实力前10名,分列第8和第10;南方医科大学(第15名)、上海中医药大学(第16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17名)、天津医科大学(第19名)、中国药科大学(第20名)进入全国前20名。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英美基督教会共同创办的协和医学堂,可以说是中国最富盛名的医药类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拥有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重大疾病研究国家实验室(筹)”,以及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维度得分全国第一。此外,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科研项目和重大成果表现同样优秀,维度得分位居全国第二。
榜上有名,中医药大学传承创新放异彩
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和中药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软科2022中国医科实力A类大学榜单中,中医药大学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海中医药大学(第16名)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17名)两所中医药大学,凭借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多个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的优势,医科综合实力进入A+大学之列。南京中医药大学(第25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37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38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42名)、成都中医药大学(第43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45名)等多所中医药大学医科实力进入全国50强。
在现代医学普及的今天,中医因其对医生经验的较高依赖和临床研究证据的不足一直备受争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商洪才教授“在建立产证规范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个体精准诊疗特色内核,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关键算法,创建了循证目标成就评量、中医药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中医核心证候集、医患共建平行病历等适合评价中医临床疗效的系列方法与关键技术”,有效促进了循证规范与中医特色之间的融合,主导的“中医药循证研究‘四证’方法学体系创建及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
未来,工业化、城镇化、传染病、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人类维护和促进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衷心期盼我国大学在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再创佳绩!
中国大学医科实力评级方法
中国大学医科实力评级的对象为所有被纳入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高校。医科的范围包括医学门类的10个学科,具体如下:
中国大学医科实力评级包含学科规模、学科实力、学科精度、高端人才、科研项目、重大成果、学术论文和科研平台8个维度,21项指标。
指标体系和权重如下:
指标定义及数据来源如下: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中国政府网. [2022-09-28].
http://www.xinhuanet.com/video/sjxw/2019-02/19/c_1210063144.htm
[2]医工交叉“新医科”为“健康中国”奠定人才基础[EB/OL]//科学网. [2022-09-28].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0860.shtm.
[3]医学院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EB/OL]//上海交大医学院信息公开网. [2022-09-28].
https://www.shsmu.edu.cn/xxgk/info/1204/3566.htm.
[4]中医药循证研究“四证”方法学体系创建及应用[EB/OL]//光明网. [2022-09-28].
https://m.gmw.cn/baijia/2021-11/04/35285167.html.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