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考生父母当地就业,考生有当地学籍
国新办9月6日就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两年来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预计今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将达到2.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约6000亿元,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成立教育经费监管事务中心
教育经费增加之后,怎么用好?袁贵仁表示,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两大重点。在促进公平方面,重点要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同时要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斜。在提高质量方面,重点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如何管好教育经费?袁贵仁强调,一是要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强化内部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二是重大专项从设计、实施到验收,充分发挥财政检查、项目稽查、审计监督的作用。三是公开财务信息,加强社会监督,保障教育经费从分配、使用到评估都在阳光下运行。四是成立教育经费监管事务中心。同时推进高校总会计师委派制度,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五是加强查处问责。
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
袁贵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要有条件准入。要根据家长的条件、学生的条件和城市的条件,积极稳妥推进。第一,考生父母应在当地就业。第二,考生要有当地的学籍。第三,要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
袁贵仁强调,要确保符合条件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防止高考移民,避免引起教育工作的混乱。
增加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目前我国有一些省市在高考录取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袁贵仁介绍说,教育部门这几年来采取了一些举措:为高等教育欠发达的省份新增招生指标,把招生指标拨给教育发达的地区,用来专门招收中西部地区的学生,今年还确定21个省(区、市)的680个贫困县,每年有约1万名学生成为“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受益者。
袁贵仁强调,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今年全国高考录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国的平均录取率已经相差不大了,各省录取率差距在明显缩小。今后将通过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扩大有关项目实施规模,特别是增加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多措并举进一步促进所有考生入学机会的公平。
严禁以奥数成绩作为升学依据
针对社会热议的奥数培训与小升初利益链挂钩问题,袁贵仁强调,择校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下一步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薄弱学校。二是均衡配置校舍、图书、仪器等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现区域内公办学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三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学区化管理,鼓励集团化办学。四是办好一批优质民办学校,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五是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好免费就近入学政策,严格禁止以奥数成绩等特长和收取费用等办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与入学的依据。从根本上取消以奥数或者别的竞赛作为入学条件。
下一步防止幼儿园小学化
袁贵仁介绍,纲要颁布之后,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学前教育,现在毛入学率超过了2009年11.4个百分点,已经达到了2015年规定的指标,入园难的问题相比两年前有所缓解。
袁贵仁强调,下一步工作不仅仅是解决入园难的问题,要解决的是科学保教的问题,防止小学化,防止把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前移到幼儿园。将要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强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保障所有幼儿都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推动边远农村中小学特岗津贴
袁贵仁介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在于农村,难点也在于农村,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师。目前已经实施多项措施:第一项是通过完善补充机制,让教师们下得去,比如免费师范生政策,到目前总计约6万名免费师范毕业生中,90%都在中西部小学任教。再比如实施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已招聘30多万人,80%的毕业生留在当地从教。第二项措施是通过改善农村教师的地位待遇,让他们留得下。把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全部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实施农村周转房建设,并准备推动边远农村困难地区的中小学实行特殊岗位津贴。第三个政策是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实施“国培计划”。另外,还改革了中小学的教师职称,现在中小学的教师中有正高职称。本报记者 赵婀娜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