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因病辞世,享年95岁。42年前,查全性谏言“恢复高考”。无数人的命运由此改写。通过珍藏档案,还原当年谏言始末,向大师致敬。
一次非同寻常的座谈会
1966年—1969年,我国高校停止招生。其后,大学里开始招收学生,但不经过考试,而是从工农兵中推荐人员上学。
1977年7月29日,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在听取中科院负责人方毅和教育部部长刘西尧汇报时谈到,要尽快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要找一些敢说话、有见解的人来参加座谈。
按照邓小平的要求,中科院和教育部火速确定了参加座谈会的33位专家学者。其中,教育界15位参会代表由高校教育司司长刘道玉选定。武汉大学谁来?刘道玉选择了副教授査全性。
8月3日,查全性按通知赶到北京饭店,这才知道,这次会议名叫“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参加座谈的33位同志,绝大多数是科教界名人,如: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清华大学校长何东昌,复旦大学副校长苏步青,还有中科院的吴文俊、王大珩、邹承鲁等等,年龄多在六七十岁。相比起来,查全性算是年纪轻、辈分浅的。
后来,查全性分析自己被邀请的原因时说:“刘西尧和刘道玉是我校友,知道我敢讲真话,才有意这么安排的。”
次日,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召开,这是邓小平再度复出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
“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
开会的前两天,与会学者都表现得很拘谨,不敢畅所欲言。当时“文革”刚结束,知识分子大多心有余悸。
8月6日,会议进行到第三天。谈到招生一事,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忧虑地说,现在清华新招进的学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邓小平插话道:“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这番话让査全性激动了,久藏心底的对教育危机的思考喷涌而出。
査全性说:“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原因之一是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
他说,大学的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没法上课,就像工厂进的原材料没通过检验不能生产合格的产品一样,必须要废除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那一套搞法,重新恢复高考招生,让大家凭真才实学上大学。
一言既出,举座皆惊。
“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是当时高校招生的基本原则。就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已经召开,招生办法依然沿用这十六字方针。
听完査全性的一番言论,邓小平没有表态,他环视四座问道:“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吴文俊、王大珩等科学家纷纷表示赞同。
邓小平又问刘西尧,当年恢复高考是否来得及。刘西尧说还来得及,代表们也都说来得及。
“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邓小平一锤定音。
8月7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编发了一期《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以《必须立即改进大学招生办法》为题,摘录了查全性的发言内容。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