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方面讲,每所大学对所在地的招生是有倾斜的,大学所在省市的学生会占到很大的比例,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会留在当地发展,久而久之就形成人脉、圈子。从长远考虑,如果打算让孩子将来在某地发展,最好让他从读大学起就过去扎根。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05
费用
虽然经济社会进步了,再像二三十年以前那样考上大学却没钱读书的情况越来越少,但是大学几年的费用对不少家庭也是很大的负担。这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常规费用,还要考虑吃、穿、用、交通等生活成本。就读民办高校的话费一般要高于公办高校,在大城市就读的成本高于在中小城市就读的成本。所以考生和家长要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理性分析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要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勉为其难地把孩子送到一所花费较高的学校,甚至会因为孩子吃、穿等方面处处不如别人而产生心理负担。网上报道过个别大学生因受到同学歧视而误入歧途的新闻,也报道过为了给孩子凑学费,家长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件,着实令人惋惜。所以,家庭状况不太好的,还是要综合考虑,理性填报志愿。
06
学习氛围
大家都知道,大学的学习强度比高中差得多,毕竟这时候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学校不会去过多地强制学生,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发展、自由成长,这就考验学生的自制力。笔者这里想说的学习氛围,是站在一个很功利的角度:考研率或者专科院校的升本率。随着大学院校的普及,一般的本科文凭在社会上已经没有多大的竞争优势,更不要说专科。所以,想要让孩子在学历上更进一步的家庭,也应该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