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每个阶段怀着眷恋和淡然的心态回首,一个六年、一个三年、又一个三年。我渐渐从只会接受知识到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理解,从羞怯地不敢讲话到大方自信地当众发言,从迷惘而毫无目标到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今天的自己感到惊讶,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长成了这样的自己,一个我们数年前想都不敢想象的自己。
在进入高中前,我没有想过自己要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自己要拥有怎样的人生。那时候的我只是觉得自己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而且很满足,不再想以后要怎样,不知道如果想的话能不能想出答案,但是这一切都没关系,成长中如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一直坚定而不操之过急,人生会显示出你为自己准备的答案。我的答案在进入高一,学校开展的“种下一棵理想树”的活动中向我招手了。经过一系列的讲座等各种活动,童年时模糊的影子、一些愿望、听过的几个名字重新浮出记忆的水面,于是这些促使了我在最后写下了一个三年后我想要达到的目标:进入清华大学。那张纸现在还留在我的抽屉里,我在下面加了一行字:你的又一个愿望已经达成,继续努力。它和我曾经达成的一些愿望一起微笑地看着我,以鼓励的目光。
为什么我总能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成功地迈出足够远的一步?曾经有很多人好奇地问过我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我付出足够多他们所认为的那种努力。天道酬勤当然是不错的,但是这是有前提的,你必须走一条对自己来说是适合的道路。
那么接踵而来的是第二个问题,怎么才能找到这一条路?高中以前的我跟随的是老师的脚步,何其幸运我进入了一所推动我们这些孩子自己去寻找道路的高中,我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功地找到了。16—18岁,是我们一生中某些特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特质包括看世界的情趣、了解身边人与事的眼光……是这些东西把每个人与他人分别开来,而不是成绩、工作这些“硬性指标”。高中时代的孩子们,大多数都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但无论如何,要利用一切的机会形成自己的特质。即使没有时间多读些好书多看些好电影,课堂也是个潜力无限的宝库。在语文课上读到了一篇自己深有共鸣的文章,可以以此为中心多读一些,发掘自己独到的见解,然后把它写下来;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自己觉得非常奇妙的定理,可以学着自己推导,走一遍历史的进程,发现它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看你怎么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每分每秒都是独特又珍贵的,因为它们永不再来,如果不想永远地与那些美好错过,就紧紧地抓住它们吧。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艳羡过的那些品质,就这样出现在自己身上了,这就是成长的奇迹。
也有很多时候,你会觉得理想和现实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闪光的内在别人看不到,外界关注的都是那些数量指标。有这种想法的孩子们,要更坚定地做自己,相信我,迷惘和自我否定都是暂时的,只要始终对自己抱有信心,毫不了解你的人的怀疑又算什么呢?体制化的东西有些时候阻碍了我们的脚步,但它绝不会是一生的决定因素。你们终会找到适应高考的方法,只要保持正确的心态。即使高考失利,人生也并非就此结束了,记住这点,任何时候,成功与否,你们还是你们自己,这又是一个美丽的奇迹,不是么?
(华子评同学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9年高考总分410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