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2019年浙江省高考首轮志愿填报启动。每年到这个时候,考生和家长们都很纠结。
无论怎么选,教育界业内人士都建议学生在填报时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前提。不过,毕竟是人生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选择,万一没有选对专业,也不用太担心,很多高校都允许转专业。那该怎么转?钱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曾经转过专业的学姐学长,这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千万不要一时兴起转专业后的课业压力很大
刘俏言是浙江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2016级学生,昨天凌晨,回顾三年大学生活,她在朋友圈发了一行字:谁知兜兜转转,通过转专业,最后又回到了热爱的专业。当年高考后,她被浙大社会科学大类录取,大一上半学期,她读了旅游管理专业。在大一下学期,她提出了转专业申请,转到了新闻学专业。
“我对新闻一直很感兴趣,但当时浙大在吉林省没有新闻类专业招生计划,最后我只能填了社科大类,打算先进浙大再说。读了快一年,我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新闻,就毅然递交了申请。”刘俏言告诉记者,考生填报志愿,很容易被“热门”、“就业”这些因素牵着鼻子走,往往忘记或者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很可惜。
宁波大学2015级的蔡玉莹是准毕业生,当年她通过“三位一体”进了宁大,最初选的是水产养殖专业,归在海洋大类。“当时高考后,我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听说宁大这个专业在全国很有名,我又是舟山人,所以就很自然地选了这个专业”。
大一上学期的某一天,蔡玉莹走错了教室,旁听了一节经济学的课,被深深吸引,“我那时候发现原来自己的兴趣是经济学。”学期结束后,她马上向学校提交了转专业申请。
“转专业,很多时候也是无奈之举,转好或者转差都有可能。高考志愿如果能填对,是最好的,不过这个有运气的成分。”浙江大学2016级学生宋鹏宇,大一就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上学期转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但他依然对第二个专业不太满意,“我当时很想读信息方面的专业,记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里有一句话——‘电子信息专业,更注重电子’,没注意到话外音——‘偏向电子,信息很少’。”
宋鹏宇告诉记者,他们专业有个同学,大一从数学系转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纯粹是因为他父母觉得数学系纯理论以后不好就业,但后来,这位同学很后悔,因为他读了之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致成绩一般。
记者采访发现,有些同学转专业是“一时兴起、不计后果、任性妄为”。浙大一位女同学之前是读艺术类专业,读到大三,她觉得画画没出路,突然想转换跑道,瞄准了计算机专业,转过去后要补的专业课量实在太多,最后只能延长毕业了。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