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别作弊,不作弊的话高考的时候完全不紧张,起码可以正常发挥,理科记笔记吧
29.数学背公式再刷题
30.理科错题及时改及时搞懂,不要光顾着抄下来想着以后再去看,因为错题只会越来越多。当时搞懂的越多以后看错题的时候越轻松效率也高
31.文综只死记硬背照搬课本是肯定考不了高分的,更要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关注社会热点。
32.天天背英语单词到高考,不会没有进步的 再苦再累,咬牙挺一挺,总能够挺下来的
33.总结零碎知识点,一个单元的。简单的题反复练,保证考试不会粗心做错。
34.厚脸皮,死劲问。求大佬,细讲解。求老师,耐心学。多做题,基础始。稳提升,搞错题。刷后记,听课细。回课本,再固基。保基础,做中题,猜难题。看选项,不会就选数量最少的。
35.上淘宝,搜索“A4,500张”,不用纠结70g还是80g,拿来计算啊,不是打印啊,直接选70g,不用20块,用一年啊;上淘宝,搜索“笔芯,100支”,这些笔芯的管径比普通的更细,所以勤奋的学渣一天就能写完,不到10块,用一学期啊
36.看见学霸刷别的题就慌,然后花钱买一堆自己根本不会做的题,完全没不要,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打好基础→一定的刷题量→总结模板,方法即可,因为学校发的题目真的是做不完
37.每天早读先拿一张A4纸对折2遍(最后是14.8cm*10.5cm,有些脑回路异于常人的怎么折成长条了),摊开,然后用尺子撕开,4张小纸条,既不大也不小,放到一个既不会被风吹走又能0.1秒掏出来的地方,上课的时候,你不懂的知识,老师说感兴趣的可以回去搜索的内容,突发奇想的idea,比如说“光合作用的4种色素的颜色,扩散速度”,也许学霸已经倒背如流了,而自己却一脸懵比,0.1秒掏出小纸条,简写“色素X4,颜,速”,然后塞进笔袋,继续听课,晚上上晚自习,黑板肯定写满了各科的作业,拿出一张小纸条,按照要交的时间顺序(不用交的就看明天要不要上这科)1234地写列出来,简写即可(用不了5分钟),叮铃铃,三节晚自习结束了,看着小纸条上面的任务被一个个删除,真开心[doge],可是学渣不能那么早回宿舍啊,掏出笔袋里1张(2张还是3张[黑線])的疑问小纸条,打开书本,找到概念,用红笔做个明显的标记(重复忘的,自己用A4纸给它做个总结,最好是表格,那样对比和记忆效果更好),看不懂的,赶紧抓住同桌问,同桌不会的,抓住学霸朋友问,已经解决的小纸条就像丢垃圾一样卷成小纸团,然后看着它丢进垃圾桶,而知识进入了大脑,别提多高兴了
38.学习要有动力,比如说我每个月都会拿100张A4纸拿个夹子夹住,这个月的目标就是搞定它们,每天1张日常打卡,一个星期总结2,3次的做题模板,方法,每天用2张草稿纸(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浪费纸啊),看着它越来越薄,留下的都是自己总结的精华,真特么有成就感,每天的任务是写完这只笔芯,做笔记,算草稿,列作业清单,做总结,反正就是不能停,尽力把这支笔芯写完,写完就用橡皮筋捆住,高考后,你拿出200支写完的笔芯发个朋友圈,别提多有荣誉感了,高三,我尽力了
39.刷题找技巧,不懂的问老师。刷题→把刷题过程中发现的解题思路相同的题归为一类→归纳出同类题型的解题步骤→往死里记步骤
40.最基础的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讲啊,课后的题一定要自己做啊,不懂了就问老师嘛,还有就是特别重要的一点,我建议同学们可以用纠错本。养成纠错的好习惯,这样会帮助你的。
41.合理按排预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有的同学是边读书边思考,对新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同学是在预习时读、画、圈、点,在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注意。当然,预习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合于所有学生,但在预习过程中还是要善遍注意两点。
42.课后一定要复习,而且要循环往复的复习。因为人的大脑在储存新的信息的同时,又要把先前的信息忘掉一部分。只有循环记忆,反复复习,才能把知识学习得扎实、牢固。
43.找一个竞争对手,大家成绩不相上下,由此共同进步。
44.带着问题去听课,时刻准备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会让自己精力非常集中,并且要边听边动脑筋。
45.建立一个错题记录。把平时作业、考试、练习中做错的问题记录在错题集上,不时拿出来看看。
46.把每一张试卷当做自己能力和水平的检测。做的好,给自己一点信心,做的不好,说明这一阶段努力不够,需要再接再厉。
47.专项,综合,强化。先将每一章节的知识各个击破,然后再将知识连成一个网,做一做最近几年的高考题,想想高考都考些什么,每一题与什么知识点有关。最后强化练习模拟题。
48.不要直接背诵书上的叙述性文字,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比如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49.无论时间是否充足,都先记“少”;但如果最后只记住了“少”,那也很能打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当你真正理解、牢固记忆了某一段落的核心观点之后,在后续记“多”时,你会觉得剩下的几乎不需要记了,它们表达的和核心观点无大差别。
50.记笔记牢记一个原则:不管是哪种都只是一个工具,只要能帮助你把知识整理归纳,便于查看,即:达到目的就好。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