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诚挚感谢各单位长期以来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在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做好校园招聘服务,同时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畅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选渠道,学校特联合"上海才立方就业"举办“安徽医科大学2022届毕业生网络视频双选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安排
报名时间:2021年10月8日—2021年12月30日
举办时间:2021年10月8日(周五)—2021年12月31日(周五)
主办方:安徽医科大学
协办方:上海才立方就业
形 式:网络视频双选会
二、招聘流程
(一)用人单位打开安徽医科大学就业信息网,先点击“单位登录”,输入账号、密码(无账号点击“立即注册”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再登录报名);登录成功后,进入招聘会页面点击【企业预定展位(页面右上角)】提交展位申请表、发布职位,待学校审核通过后即可参加“视频双选会”;在线收取、管理简历,在线邀请对接,分专业、学院、意愿分类筛选人才,即时交流及视频面试等(具体操作流程请见网络招聘会单位使用文档.docx)。
(二)毕业生打开安徽医科大学就业信息网,先点击“学生登录”,输入账号、密码(首次登陆点击“立即注册”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再登录报名);登录成功后,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大型招聘” 栏目找到【安徽医科大学2022届毕业生网络视频双选会】点击【学生报名参加(页面右上角)】即可报名预约,查看用人单位及岗位信息,投递简历、视频招聘会当天即时交流以及视频面试等(具体流程请参加网络招聘会学生使用文档.docx)。
(三)报名成功后,点击右上角的【进入会场】才能正式进入本次招聘会。
三、参会须知
(一)疫情防控期间,鼓励用人单位采用线上笔试、面试的方式开展对应聘学生的考察遴选工作。
(二)本次招聘活动严禁虚假招聘、委托招聘等行为,规范招聘行为,配合校方共同保障本次线上双选活动的运行秩序。招聘过程中,不得出现虚假信息、传销信息、带歧视字眼等信息,一经发现,取消其参加资格。
(三)视频双选会当天,学校审核单位资质与招聘需求通过的单位在电脑网页端参会,请自备能上网、能视频面试的电脑,笔记本电脑(硬件配置优良)为好,推荐使用google谷歌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操作。
(四)广大毕业生要以积极理性心态面对就业,调整就业期望值;要进一步加强知识储备,提升求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意甄别真伪,谨防就业诈骗。要主动与学校、学院保持联系,及时加强信息沟通。
四、活动联系人:
1、安徽医科大学
联系人: 周晓伟 陶群 王平平
2、才立方校招客服
操作咨询:用人单位报名流程/技术指导等方面问题可咨询才立方校招客服。
联系人:雷瑜 刘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年10月8日
2022届毕业生生源统计
学院 | 学位 | 专业 |
---|---|---|
公共卫生学院(263人) | 本科(263人) | 预防医学(118人) |
食品质量与安全(57人) | ||
妇幼保健医学(59人) | ||
卫生检验与检疫(29人) | ||
口腔医学院(60人) | 本科(60人) | 口腔医学(60人) |
卫生管理学院(167人) | 本科(167人)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3人) |
劳动与社会保障(54人) | ||
公共事业管理(60人) | ||
生命科学学院(102人) | 本科(102人) | 生物技术(50人) |
生物科学(52人) | ||
药学院(318人) | 本科(318人) | 临床药学(120人) |
药学(144人) | ||
中药学(54人) | ||
护理学院(393人) | 本科(393人) | 护理学(393人) |
马克思主义学院(92人) | 本科(92人) | 法学(92人) |
第一临床医学院(909人) | 本科(909人) | 临床医学(611人) |
医学检验技术(90人) | ||
麻醉学(93人) | ||
康复治疗学(54人) | ||
医学影像学(61人) | ||
第二临床医学院(512人) | 本科(512人) | 临床医学(482人) |
康复治疗学(30人) | ||
巢湖临床医学院(59人) | 本科(59人) | 临床医学(59人)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133人) | 本科(133人) | 生物医学工程(80人) |
医学信息工程(53人) | ||
研究生院(1475人) | 硕士(1385人) | 科学技术哲学(5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8人) | ||
思想政治教育(8人) | ||
基础心理学(3人) |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人) | ||
应用心理学(5人) | ||
生理学(7人) | ||
微生物学(11人) | ||
神经生物学(1人) | ||
遗传学(6人) | ||
细胞生物学(12人)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5人) | ||
生物医学工程(5人) |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人) | ||
免疫学(6人) | ||
病原生物学(5人) |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1人) | ||
放射医学(6人) | ||
内科学(179人) | ||
儿科学(33人) | ||
老年医学(18人) | ||
神经病学(33人) |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20人) | ||
皮肤病与性病学(33人) |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42人) | ||
临床检验诊断学(30人) | ||
外科学(213人) | ||
妇产科学(43人) | ||
眼科学(17人) | ||
耳鼻咽喉科学(17人) | ||
肿瘤学(43人) |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9人) | ||
运动医学(7人) | ||
麻醉学(32人) | ||
急诊医学(24人) | ||
口腔基础医学(3人) | ||
口腔临床医学(24人) |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20人) |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4人) |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人) | ||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6人) | ||
卫生毒理学(10人) | ||
卫生检验与检疫学(3人) | ||
药物化学(7人) | ||
药剂学(7人) | ||
药物分析学(4人) |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人) | ||
药理学(66人) | ||
中药学(12人) | ||
护理学(12人) | ||
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24人) | ||
临床病理学(不授博士学位)(5人) | ||
口腔医学(25人) | ||
公共卫生(55人) | ||
护理(44人) | ||
药学(59人) |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37人) | ||
公共管理(15人) | ||
博士(90人) | 免疫学(5人) | |
内科学(15人) | ||
神经病学(7人) | ||
皮肤病与性病学(4人) |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4人) | ||
临床检验诊断学(1人) | ||
外科学(16人) | ||
妇产科学(3人) | ||
肿瘤学(2人) | ||
麻醉学(2人) |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5人) | ||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7人) | ||
药物化学(2人) | ||
药剂学(1人) | ||
药理学(1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