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北京交大老校门 |
b:图书馆旧照 |
c:铁道学院老校们 |
d:北京交大老校门牌楼 |
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于1896年,与北洋西学堂(后称北洋大学)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

1909年,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为提倡路政,培育铁路管理人才,于北京创办了
铁路管理传习所,这就是
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

1910年,为加强邮电事业,学校增设邮电班,并更名为
交通传习所。

1917年,交通部就原有各班,充实课程,并依铁路、邮电的不同,将交通传习所改组为
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
北京邮电学校。

1921年,
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
北京邮电学校合并,定名为
交通大学,下设京、沪、唐三校,我校称
交通大学北京学校。

1923年,更名为
北京交通大学。

1928年,京、沪、唐三校再次合并组成
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下设四院,
北京交通大学一度改组为
交通大学上海交通管理学院分院。

1929年,
交通管理分院改为
交通大学北平交通管理学院,同年又改为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至抗战前,学校有较大发展。

1938年,由于日军入侵,学校迁至湖南湘潭上课,后又迁至贵州平越(今福泉县)校名为交通大学贵州分校,1944年学校迁至四川璧山,与先期迁至该地的唐山工程学院合并,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学校复员迁回北平,更名为独立的
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9年,
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唐山工学院、
华北交通学院合并组成
中国交通大学,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任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院士为校长。学校下设
北平管理学院和
唐山工学院。另新增设铁道电信管理系。

1950年,
中国交通大学更名为
北方交通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北平管理学院更名为
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

1951年,毛泽东主席为
北方交通大学亲笔题写校名。增设铁道商务系。

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校部撤销,
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改组为独立的铁道学院。

1953年,
哈尔滨铁道学院与
北京铁道学院合并。

1956年,增设了铁道建筑系,后又增设铁道机械系、电气化工程系和应用理学系。

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
北京铁道学院为全国重点学校。

1970年,更名为
北方交通大学。

1981年,国家批准我校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相继批准可自行审定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

1994年,我校率先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211工程”预审,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0年,原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划归教育部。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恢复“
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