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峡高考门户网站——福建高考网

福建理工大学

268278人关注
福建理工大学:普通本科 高校类型:理工类
官方微信
公众号
官方企
业微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fj015 2017-10-1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2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76年的铸造专业,1979年的金属热处理专业以及1988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院现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均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是福建省特色专业、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首批闽台合作办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

师资队伍:学院专任教师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8人,副教授26人,博士29人,博士后出站5人,在读博士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苍霞杰出学者3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1人。

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福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和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福建省重点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

福建省“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模具技术开发基地

福建省模具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

福州市材料与模具行业技术创新中心。

专业建设:“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福耀玻璃),福建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福建乾达重工),福建省一般本科院校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材料成型基础实验室”,闽台合作项目办学专业。

实验室:学院中心实验室建有材料成型、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分析和现代模具技术4个实验室,占地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拥有先进齐全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测试、材料组织结构分析的仪器,模具制造与测试设备、模具设计软件。总资产达3500万元。

科研项目:学院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和省级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40余项,近5年经费达1000多万元。

科研成果:5年以第一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0篇。2012年“新材料制备与先进成形”团队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

合作交流:随着我校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院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日益频繁,交流规模不断扩大,交流形式更加多样化,有:

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课程学习交流项目;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

台湾明道大学交流学习项目;

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交换生项目;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交换生项目;

中德国际工程师学院-攻读德国制式的硕士文凭工程师;

攻读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学科竞赛获奖:全国“挑战杯”三等奖;省“挑战杯”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校企合作:学院以“创先争优服务海西”为宗旨,不断推进与地方企业协同发展,为海西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先后与福耀玻璃工业有限公司、中国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福建乾达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中宇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莆田荣兴机械有限公司、福州阿石创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广阔平台。

咨询电话及网址:0591-22863507  http://clxy.fjut.edu.cn

  

2017年招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材料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在机械、建筑、电力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冶金、化工、能源、国防等行业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加工与成型以及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及开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院与境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本科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赴境外高校学习1-2学期。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成型工艺、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型方法和加工工艺对材料微观组织、宏观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过程中的材料热处理和加工方法等问题。是材料科学、机械科学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专业。

本专业列入福建省2014年本科一批招生。本专业办学历史长,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取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奖。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毕业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深受企业欢迎。毕业生考研和创业比例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学、自动化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从事材料成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各类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成型过程测试控制、生产运行管理等技术研发、工程技术研究设计等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的经营、销售工作。有志深造的可考取研究生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以数学、力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主要研究材料的化学成分、制备方法、加工方法以及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材料设计的新理论和材料制备的新方法;研究传统材料高性能化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研究开发新材料、发展新工艺等。是一个理工综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

本专业列入福建省2014年本科一批招生。本专业在低年级学习基础理论和材料类共同基础,高年级按学生志愿可以选择金属及功能材料、建筑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专业方向,使学生既有扎实的材料基础,又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师资整体学术水平较高、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比例高,仪器设备先进,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数学生可在二、三年级即可进入教师课题组参与科研工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强化,毕业生就业面广、考研比例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制造业、材料加工业、材料生产企业和建筑业等行业从事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功能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加工、检测和研究开发等工作,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广,可以从事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可在机械、建筑、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材料制备、材料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及先进材料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能承担相关专业领域内的教学、生产管理,可在外贸、商检、海关、建筑、交通等部门从事材料和产品的鉴定与检验工作。有志深造的可考取研究生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

 

热门关注:
上一篇: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下一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