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所属生物学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往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后,就组建了植物学、动物学、有机与生物化学教研室。1958-1959年,先后招收第一届植物专业和动物专业本科生。1984年,学校将生物化学课程划归新成立的基础部生物化学教研室。2001年,生物科学专业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03年,在原基础部理学学科基础上组建生命科学与理学院。2014年3月,在学校学科建设战略布局调整下,将原生命科学与理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原农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原动物医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组建成立以生物学科为主体的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现有一支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学术造诣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9人,51名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35人(教授17人,副教授18人),海外归国人员30人,具有博士学位44人;有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学术带头人1人,省高层次人才创业领军人才1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4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
学院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下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4个二级学科,其中植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有生物技术(2020年进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3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院学术氛围浓厚,高度重视科学研究。近三年,承担国家、省部级及横向合作科研课题10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SCD期刊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 收录200余篇。
学院注重依托创新训练计划和各类专业技能比赛,由本科生或团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主管理,在导师引导下开展科学实验、创新设计和调查研究,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以及科研能力,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与美国、荷兰、以色列和韩国等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所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出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近三年,国内升学学生中的90%以上进入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985”、“211”及“双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如陈梦莹为清华大学直博生,金腊、王超为北京大学直博生,郑宁晨考入北京协和医院等;有40余名学生到国外留学,继续深造,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李烁泽、英国牛津大学的陈璐祺、英国拉夫堡大学的梁俊晟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刘佳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