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院总体介绍
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和新闻学三个专业。文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专业特色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广泛开展书法第二课堂、文学沙龙等活动。师生形成“培养有社会竞争力”和“成为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共识。先后与北京、沈阳、大连等50多家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教育机构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
文学院有着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有一流的学科带头人。教授8人,副教授15人,讲师51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95%,其中博士2人。科研成果丰硕,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或省社科联项目50余项,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获奖30余项。
二、专业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汉语及中外文学的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文艺鉴赏能力以及能够胜任基础教育需要的语文教学及研究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华文化典籍导读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和泛媒体时代需要的应用型双语人才。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华才艺、跨文化交际等。
新闻学专业: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专业办学宗旨。专业立足于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培养,以扎实理论为根底,以过硬本领为支撑,以数据新闻为核心,对接当今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和大环境,培养具有较高新闻职业素养、厚实新闻理论基础、扎实新闻业务能力,同时具备较强数据挖掘与处理分析能力、数据可视化呈现能力的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
三、就业情况
汉语言文学:
1.实习就业:海华学院附属双语学校(国际化双语小学、国际化双语初中、国际化双语高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学生还可在新闻出版单位、学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字编辑、记者、教学与研究、文秘、文案策划与设计、网站推广以及文化宣传工作。如考取公务员、中小学教师、新闻记者、自媒体工作者等。现有实习单位:庄河教育局(公立中小学10余所);沈阳世纪之星教育机构、优胜教育,沈阳朗威教育培训学校;大连市一二一中学,阜新市第26中学以及阜新市太平区建业小学等。
2.深造院校:可选择在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等方向进一步深造,可报考全国范围内具有上述专业方向硕士点的高等院校。
汉语国际教育:
1.实习就业:海华学院附属双语学校(国际化双语小学、国际化双语初中、国际化双语高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学生还可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或语文教学工作,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如新东方教育集团、海外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等。
2.深造院校:可选择在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及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等方向进一步深造,可报考全国范围内具有上述专业方向硕士点的高等院校。
新闻学:
1.实习就业:新闻媒体领域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最常见的实习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选择加入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机构,从事记者、编辑、稿人、主持人、播音员等工作。此外,新媒体领域也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就业选择。毕业生可以选择加入各种新媒体平台,从事内容运营、社交媒体运营、自媒体运营、微信公众号编辑等工作。公关与传播领域也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热门领域。毕业生可以选择加入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等机构,从事品牌传播、企业形象策划、危机公关、媒体关系维护等工作。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网络素养、数据分析能力和市场营销意识。
2.深造院校:可报考全国范围内具有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所有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