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绿色储能方向
培养目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绿色储能方向)是面向国家能源革命战略需求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跟能源转型步伐,围绕湖北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需要,结合新工科发展理念,适应新能源行业需要,依托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培养新能源储能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专业涵盖新能源材料、汽车、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及节能环保等领域,致力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适应新工科发展趋势,为新能源行业输送优秀人才,推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锂离子电池前沿、锂离子电池材料基础、锂离子电池工艺学、电化学基础、储能原理与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材料、功能薄膜制备与性能测试、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课程设计等。
专业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70%,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5%,客座教授2人(院士、国家青千各1人)。专业依托湖北省“先进储能材料科学与技术”优势特色学科群、湖北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新型高性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研发中心、湖北省BIM智慧建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级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千万。在30家大型企业建有实习基地,可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实践平台。近年来,科研立项课题共40项,其中国家级、部级项目10项、厅级项目30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学术论文55篇。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从大二开始接受副教授级导师“一对二”指导,历届考研升学率位于全校前列,均高于30%以上,学生被录取到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化工大学等“985”“211”“双一流”材料专业优势高校。
目前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湖北及全国工业发达城市,集中于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电子、建筑材料等行业,如比亚迪、长江存储、宁德时代、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高德红外、中建三局等公司,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