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二十年稳固发展、二十年持续创新、二十年品牌铸就、二十年桃李遍布。
汉口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砥砺奋进。
学校秉承“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校训,努力培养“三型”人才,大力实施“一校一园”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把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筑梦扬帆,一脉相承
汉口学院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2000年8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向教育部呈送了《关于申请试办华中师范大学分校的报告》。
2000年10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正式开始了他的办学历程。10月29日,学校首届新生472人到校。
2002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将湖北文华公司的选地即江夏区大桥新区作为汉口分校的新校区,新校园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
2004年7月4日,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新校园基本建成,5000余名学生从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校区、商贸学院校区、高龙校区、磨山校区四个过渡期校区整体迁入江夏大桥新区新校园。
2011年4月7日,教育部向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出《教育部关于同意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转设为汉口学院的通知》。同意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转设为汉口学院,学校代码为11800,办学地址为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299号,汉口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1000人。
2011年5月18日上午,汉口学院在校露天电影场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庆典大会。成功转设后的汉口学院,向着办成高水平民办大学的目标,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取得一系列新的成就:
2011年,学校与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标志着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012年,经湖北省教育厅学位专家组评审并通过,获准为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3年,学校首批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落户学校。
2014年,学校在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迈入二本招生,并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2014年10月,学校聘请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为汉口学院国际创新中心主任,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促进产学研结合方面,开启了新的征程。
2015年,校、院两级班子换届,南校区工程奠基,标志着学校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
2016年,学校成为双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6年电子商务专业获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2017年汉语言文学和财务会计教育专业获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2019年,学校航空产业园正式开工,旨在创办国内一流的航空类学科专业。
2019年10月,汉口学院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创办中国首个海外研究生院——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研究生院。
2020年9月,汉口学院(京山校区)开工奠基,实现规模化办学,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
做学生欢迎之师、创社会满意之校、育时代有用之才。经过20年的砥砺发展,如今的汉口学院,已成为传承文明、育人治学的学术重镇;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神圣殿堂,连续五年综合排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独立学院”、“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中国十大改革创新示范高校”、“中国十大品牌影响力学院”、“武汉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成就勋章”等荣誉称号。
办学特色,独具匠心
白云黄鹤,知音江城;汤逊湖畔,治学沃土。在这一城秀水半城山之地,巍然矗立着一座美丽的世纪学府---汉口学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桃红柳绿,梅樱盛开。花繁叶茂,层林尽染。秋风过处,丹桂飘香。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这里,教学设施齐全,住宿条件舒适,生活交通便利,被誉为武汉地区最美最雅的新型大学园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二十年来,学校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目前,校园占地千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近亿元,馆藏图书120多万册,教师总数700余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三千多人。
学校顺应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坚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建设思路,建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法、工、经、管、教、艺术七大学科门类。
学校人才培养思路方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导向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学校面向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依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匹配、教学形式与职业岗位相对接。构建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创新创业能力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和贯穿全程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
学校面向行业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一是以共建为基础。通过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夯实协同育人平台。二是以共育为路径。通过与共建企业携手合作,做实协同育人全过程。三是以共赢为目标。通过协同育人,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以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三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为指导,主要面向社会区域经济行业培养生产者、组织者、管理者等各类社会经济所需人才,教育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接触社会实际,接受专业训练,练就动手能力,达到“就业有实力、创业有能力、学习有动力、发展有潜力”的成长成才目标。学校在落实“三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实践中,形成了学校独有的办学特色。
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整合资源,坚持“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特质的一流人才。
二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达到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行业特色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目标,学校提出要培养“多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满足学生对成才的需求。
三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行业以及岗位对人才的基本需求纳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毕业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情况定期修改完善培养计划,确保人才培养紧跟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学校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美育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群众性艺术活动丰富多彩,举行艺术文化节等各类品牌活动,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IT青年文化节、“我和祖国”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校园文艺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参与面广。
教学质量,硕果满枝
20年来,学校名师荟萃,俊杰聚集,潜心治学,教书育人,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
学校加强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支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在第二届莫斯科夏季音乐节暨莫斯科中央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国际比赛中,学校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以精湛的专业水准,获得直接进入总决赛声乐组资格,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选手在最终轮声乐组比赛中赢得殊荣,斩获特等奖,在全国高校中独占鳌头。
校内学生科研课题立项建立了省、校、院三级体系,近年来组织学术讲座几千余场,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数百项,有多名学生获实用新型专利。组织开展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等活动,参与学生4000人次。
2017年,我校“旭日合唱团”一举摘取第七届意大利日内瓦国际合唱节最高奖项特别奖和两项金奖,成为第一个荣获此殊荣的中国合唱团,也是唯一一所中国高校获得者。2018年微电影作品《纸飞机》荣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映盛典”优秀作品奖。2017年,在全国高校含金量最高的创新创业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从全省129所高校中脱颖而出,斩获一金两铜,排名第4,成为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总决赛的6所高校之一,在这6所高校中,汉口学院是唯一的民办高校,在国赛中也是唯一的一所民办高校。2020年6月,第13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比赛中,我校以11金25银43铜的好成绩,获团体总分第3名,晋级国赛,在晋级国赛的高校中是唯一的一所民办高校。8月上旬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省赛湖北省预选赛中,我校获第5名,代表湖北省参加国赛,晋级国赛的高校中我校又是唯一的一所民办高校;8月下旬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全国总决赛中,我校代表队荣获一等奖,在全国获奖高校中我校又是唯一的一所民办高校。
在我国开始号召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时,汉口学院踩准高等教育改革的步点,先人一步高举创业型大学的旗帜,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含19个学分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并专门成立了“创新与素质拓展学院”推进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创业实践(参与创办和经营公司等)、创新创业论文和作品等都可以申请认定学分。
另外,学校成立的“创业教育学院”,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提供实践机会,学校创立的“华晨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引导,孵化创业成果。学校还发起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的商会一武汉青年企业家创业商会,为武汉50多所高校的创业大学生提供服务和交流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汉口学院模式”。
党建思政,成效显著
学校是全国团建试点单位,全省同类高校党建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基层单位。
思政课程育人为本,课程思政德育为先。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树爱国之情,立兴国之志,学报国之能,践效国之行。通过党课、团课、报告会等有效的措施和形式,大力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2008届毕业生刘培“割皮救父”,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2018年5月4日,我校“救火英雄”杨高飞同学被共青团中央授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学校“红色文化践行班”积极引领全体师生深刻体悟红色文化的精髓,汲取红色文化精神养分,严格约束自我和锤炼精神境界,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竭力奋斗的远大理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专业课程教师,在课上用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让课程思政贯穿学校教学始终,在课下积极引领学生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9下半年以来,学校逐渐构建了以中央级媒体、省市级媒体为主、其他媒体为辅的新闻媒体宣传矩阵。根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湖北省高校行列排名第7,月度稳居同类院校第1名,社会影响力比较显著,打造了学校“党建一流”、“思政一流”的品牌效应。
近半年来,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网、央广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对我校报道400余篇,其中党建思政类近百篇,牢牢占据学校思想政治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领域高地,成效显著。
织梦未来,前程似锦
一校一园:“一校一园”发展战略,即汉口学院和德国产业园。学校请来德国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教授,主持产业园的筹建工作。通过引进德国航空企业和世界先进技术,以产业园带动学校新的发展;通过推动“一校一园”的发展,大力推进校内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通过深化与行业合作、与企业合作、与政府合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积极与企业协同申报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在2016年获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项;2017年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3项,2019年获批立项12项,2020年获批立项13项,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科研兴校:“科研兴校”是学校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学校与时俱进,将“育于书本,老师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向“以科研来带动教育和研究发展”的战略性目标转变。汉口学院国际创新中心(IIC)是一个科技研发中心,下辖几个研究所,中心(IIC)主任皮特萨赫逊担任湖北省多个市的招商、工业和人才大使,积极推动当地大学之间的合作,并将建立科研联合项目,其国际研究和研发网络有30多个精英机构和杰出研究型教授。中心制订了一个宏大的教学、研究和产业整合计划,立足国际化,兼具前瞻性,面向“2025中国制造”囊括的所有技术。每年,皮特萨赫逊也会去邀请各个专家加入国际创新中心的团队。在汉口学院工作5年多以来,先后吸纳德国、英国、法国、以色列、拉脱维亚等18名院士在我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科研工作发展。
国际办学:2019年10月,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创办中国首个海外研究生院——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研究生院,开创了民办高校开展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的创新突破之先河,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此外,学校还将与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联合成立中学部,面向全球招生,这也是民办高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创新探索。
汉口学院海外研究生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尝试,是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制度的探索,是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平台,将助力中国高等教育更好地承担全球使命。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培养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多种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明显,现已具备完善的留学生培养体系和稳定的出国渠道。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学生数量等均居同类院校领先地位。
京山校区:2020年9月6日,学校京山校区项目奠基开工,开工建设的京山校区位于湖北省京山市温泉新区,项目规划面积500亩,总投资7亿元,将成为一所容纳6500人的独立校区。京山校区落成后,将分批次把本校区部分重点专业转移至京山,不断提升京山校区的专业优势和学校实力,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段爱生乐教的世纪颂歌,一场因才导学的春华秋实。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遵循“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立校之本,坚持“学生为本,育人为本,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探索“稳住规模,优化队伍,强化管理,深化教改,狠抓质量,形成特色”的强校之道,积淀了鲜明的文化底蕴,收获了殷实的育人成果。
二十年载风雨沧桑,薪火相传。学校寄托着一代人奋发图强的誓愿,孕育着开拓者教育兴国的梦想。
汉口学院,在学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倾情打造下,在往昔辉煌、今朝灿烂的业绩辉映下,拼搏奋进的汉口学院,将继续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立足教育改革的潮头,将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信念、严谨的作风,努力培养“三型”人才,朝着办人民满意的、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目标,昂首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