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简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而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是目前就业市场人才需求量大、薪酬高的急需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大数据创新思维及大数据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毕业生具有将行业领域知识与大数据技术融合的能力,能够从事与大数据有关的科研、开发和应用领域各类工作。
2017年河南工学院设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2023年,河南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对全国743所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进行的综合实力评价中排名C+类,位列全国292位,居河南省前列。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能够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领域从事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业务过硬、专兼职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5 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3人;高级职称教师5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河南工学院学科带头人1人。同时,聘请5名来自行业、企业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4、主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平台与架构、机器视觉与应用、机器学习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Web前端开发基础实训、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实训、大数据平台与架构实训、大数据创新训练实训、大数据应用能力训练、毕业设计等。
5、就业方向
(1)大数据系统研发工程师
负责大数据系统的研发,包括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业务模型构建、大数据存储、数据库构设、优化数据库构架、解决数据库中心设计等。同时,还要负责数据集群的日常运作和系统的监测等。
(2)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
负责搭建大数据应用平台以及开发分析应用程序,研发各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程序及行业解决方案。可以从不同的源头抽取数据,转换并导入数据仓库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将分散的、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平面数据文件等抽取到临时中间层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末后加载到数据仓库,成为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的基础,为提取各类型的数据创造条件。
(3)大数据分析师
从事数据挖掘工作,运用算法来解决和分析问题,让数据显露出真相,推动数据解决方案的不断更新。
(4)数据可视化工程师
负责在收集到的高质量数据中,利用图形化的工具及手段的应用,清楚地揭示数据中的复杂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大数据应用开发。
(5)数据运维工程师
负责企业内部大型服务器、存储、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并对网络、信息安全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有效确保企业大数据结构设备和数据安全。
6.专业建设成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专业教师在大数据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计算机学报等顶级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入选ESI全球TOP1%高被引论文。
本专业教师在河南省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成功申报省级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河南省大数据创新人才培训基地”,《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获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省市级教改项目。
7.校内外实习基地
校内现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实验室,拥有刀片式服务器8台、云计算管理服务器18台、云桌面客户端108台,提供40TB存储容量,不仅能够满足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相关专业教学需要,也满足了专业教师科研与对外技术服务需要。
校外与河南平原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建立了5家校外实习基地,满足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以及学生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的需要,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