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结束,人生最珍贵的体验也告一段落,但,当优秀学子拿着“好”成绩走进理想大学时,也有一批学子,因高考失利,不得不选择“重来一次”。
在这场人生大考中,没人想要放弃,他们继续拾起希望,努力朝梦想奋斗……2021年,重庆将正式实行“新高考”,在新高考背景下,复读又会面临什么变化?
特此,华龙网教育频道联合橙光向上高考学校,共同打造“聚焦新高考复读”系列报道,邀请业内专家、资深老师、复读生及家长,谈谈他们对“新高考复读“的理解。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5日14时50分讯(胡玥)由于重庆“新高考”政策2018年起开始实施,明年将迎来第一批参加新高考的学生。因此,不少人还未曾真正“了解”它,新高考考试到底具体怎么实施?对复读生又有什么影响呢?来看专家李常明“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李常明,曾任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委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先后承担多项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曾获得多项教育科研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政府一等奖。
新高考“简介” 不用担忧的模式变化
从2021年(2018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高考总成绩为全国统考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选考科目的总和,取消文理分科,采用“3+1+2”模式。
那么,什么是“3+1+2”模式呢?“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国家命题必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1”指物理和历史两科,每科100分,每个考生必作首选,且只能选其中1科;“2”指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科,每科100分;每个考生再从其中任选其2科。
从2021年(2018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制度。即:依据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在新高考模式下,高考科目组成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国家设置的高考科目“语数外”,另一类是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合格性考试,顾名思义“只管学生毕业”,还有一类就是选择性考试(两门首选学科和剩下四门再选学科)。
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则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将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综合素质档案,档案中客观真实、写实性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和标志性成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学探索、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其实,‘新高考’政策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体现的变化是高考模式,原来的学科考试设置的模式有所改变。” 李常明介绍道。
克服焦虑 家长应尊重孩子选择
因此,“新高考”尽管有些变化。对教师来说,其教学不会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因为只要学校走班教学模式一旦确定,教学方式也还主要是班级教学制,只是在学生的走班管理方面有些变化。“作为‘新高考’教师,适应新高考,更主要的是要去关注高考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命题发展。” 李常明说。
不过,也有许多家长及考生会面临选科的焦虑,“选科之前就要考虑未来大学专业,太难了”“等级赋分的制度下,该怎么选择”……诚然,在实行“3+1+2”的选科模式后,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将成为各大学校文理专业的分水岭,简单来说,打算学理工专业,必选物理;其他专业可以选历史。
李常明说:“在考虑完本科专业后,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4门学科中,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或者爱好的学科,选了自己不擅长的学科,考试成绩可能不理想;选了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可能后续学习乏劲。”这四门学科采用等级赋分制,不会给考生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