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30日讯(本网记者 谢添实)当前正是填报志愿的紧张时刻,那么如何选好学校、选好专业,以提高录取命中率呢?昨晚,高招志愿填报专家、福建师大附中特级教师、福州时代中学副校长郭杰森老师在做客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院校访谈节目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特别提醒考生,要注意“本科批次调整”对填报志愿的影响。 本三纳入本二 超出分数要“瘦身” 今年福建高招取消本三批次设置,将原有的本三院校并到“本二批”招生。同时,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以及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的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简称“三校二专业”)纳入“本一批”招生。填报志愿时应特别关注它们带来的影响。 填报志愿时要根据自已的实力(高考总分),参考去年甚至前2—3年高校的录取平均分,“对号入座”,挑选大学。由于“本科批次调整”,如何“对号”必须适当调整。 首先,“三校二专业”纳入“本一批”招生导致考生本一批分数应相应下降。2010年“三校二专业”理工类和文史类在本二批招生人数分别为5000余人和1400余人,切线人数分别为5800多人和1600多人。根据考生分布情况,导致理工类本一线大约下降10—15分,文史类大约下降8—13分。它们对填报志愿的影响不可忽视。 假设今年理工类某考生总分超本一线30分(称“超线分”),但对去年本一线来说,必须给它“瘦身”,实际只超过20 (30—10)至15 (30--15) 分。为方便理解,把今年的超线分叫“视超线分”,“瘦身”成去年的超线分叫“实超线分”。又如今年文史类某考生总分超过本一线30分,他的“视超线分”为30分,“瘦身”成去年的“实超线分”为22 (30—8)至17 (30--13) 分。 其次,取消本三批次设置,将原有的本三院校并到“本二批”招生,将导致考生本二批分数线下降: 理工类大约下降40至50分,文史类大约下降30至40分。因此,假设今年理工类某考生总分超过本二线60分,他的“视超线分”为60分,“瘦身”成去年的“实超线分”为20 (60—40)至10 (60--50)分。同理,今年文史类某考生总分超过本二线60分,他的“视超线分”为60分,“实超线分”为30 (60—30)至20 (60--40) 分。 以上转换可归纳为,视超线分A=2011年考生总分-2011年本一批或本二批切线分。实超线分B=2011年视超线分-因本科批次调整下降的分数。 郭杰森表示,这是今年填报志愿与去年最大的不同,考生要注意。 挑选大学 一冲二稳三保四垫 郭杰森认为,填报平行志愿的难点是: 1. 怎样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关系?即平行志愿之间的分数差h1、 h2 、 h3各应多少分? 2. 四个平行志愿(如A志愿)比本批次分数控制线(本一线)高出多少分? 关于怎样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关系,过去的经验是“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 “冲一冲”: 把自已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志愿学校(填报一所比自己实力稍强的学校);“稳一稳”: 把与自已成绩水平“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B志愿学校(填报一所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学校);“保一保”: 把录取平均分比自已实力稍低点的学校作为C志愿学校(填报一所比自己实力稍弱的学校);“垫一垫”: 将D志愿学校作为垫底的学校(填报一所比自己实力弱较多的学校,尽可能确保本批次录次)。 这样,四个志愿学校形成一定的梯度,做到能高则高、不能高也能中、最后也有底可垫。比起传统的只有一个第一志愿有效地减少了填报志愿的风险,有效地避免了“高分低取”或“高分落取(落取本一批)”。因此,实行平行志愿对考生是更有利的。 关于第二个难点,郭杰森建议: 先把今年的高考成绩“转换”成去年的成绩,再找出去年有哪些院校的录取平均分与此相近,这些学校就可作为填报的“目标高校群”。 具体做法: 将今年的“视超线分”先转换成去年的“实超线分”,再从去年的“在闽招生高校录取平均分分层统计”中找出“实超线分”附近 (如上下5分左右)的学校群(一般为十几至二十所)为填报志愿的目标高校群。 例如,福建省2010年理科本一线是539分,2011年本一线573分。某考生今年考分为606分,高出本一线33分(视超线分),实超线分约为20(33--13)分。因此,该生成绩相当于去年的分数为539+20==559分。这样、该省去年理科录取平均分在559分附近(如上下5分左右,即554—564分左右)的学校群为填报志愿的目标高校群。目标高校群的录取平均分上、中、下的院校可考虑分别为A、B、C志愿院校,垫底的D志愿院校应选择录取平均分更低些的院校。自然,由于各人的考分不同、即超线分不同,他的目标高校群也不同,选择的平行志愿院校也不同。为了准确填报,还可以查找近三年的资料,防止“大小年”现象。 对于今年理工类考生总分仅高于本一线10—15分、文史类考生总分仅高于本一线8—13分的考生,郭杰森建议,选择本一批四个平行志愿时可把“三校二专业”考虑在内,至少应让它们“保一保”和“垫一垫”。同理,今年理工类考生总分仅高于本二线40--50分、文史类考生总分仅高于本二线30—40分的考生,选择本二批四个平行志愿时可把老本三批高校(主要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考虑在内,至少也应让它们“保一保”和“垫一垫”。 挑选专业 从一定意义上说,专业代表了未来的职业。因此,选择专业非常重要。本人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理想、志向、目标等是选择专业的主要依据。此外,了解国家和本省的发展规划,了解家庭、社会关系等对选择专业也很重要。例如,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家庭的传统优势(如从医),家庭与社会关系对将来就业的有利因素等等。 对于选择专业缺乏把握者,郭杰森建议可对照专业分类表逐个认真挑选,或者从学科门类→专业门类→专业的顺序,由大到小筛选和排除。例如,第一步筛选和排除大的11个学科门类: 选出想去的学科门类(打√)、排除不想去的学科门类(打×)、留下犹豫不决的学科门类(打0)。 第二步排除了不想去的学科门类,对余下的学科门类(打√和0的) 进一步按专业门类做类似的筛选和排除。第三步,依此类推,再对选出的专业门类的专业进行筛选和排除。最后确定几个备选的专业。 挑选学校和专业时要防止望文生义。曾有两位考生录取某广播电视大学,她们之所以选报该校,是因为根据校名,以为毕业后可以从事广播电台的播音工作或电视台的节目主持工作。一位考生选择某轻工大学 “食品科学”和发酵工程两个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食品科学”专业,因为看上”科学”二字,而对两个专业知之甚少;还要防止将相似而又不相同的专业相互混淆,例如误认为会计学专业属于经济学类,正确应属工商管理类;误认为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属于医学类,正确应属电气信息类; 误认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属于生物类或医学类,正确应属电气信息类; 误认为航运管理专业属于交通运输类,正确应属公共管理类。此类相近的名称还很多,填报专业前尽可能查清、以免误解。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何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自已的专业,有专家认为,认真分析考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性格类型和行为特点,会发现这些个体差异适合不同的专业学习、职业生涯和人才发展。 对于其中7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郭杰森建议: ①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适合搞学术研究,从事理论工作。 ②有标新立异想法的学生,可能具备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 ③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的学生,对专业不必过分看重,学校的整体氛围可能更具决定意义。 ④没有坚持长期学习思想准备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较高,也未必适合从事医生、IT研发工程师等职业。 ⑤惯于听命于人、案前久坐的学生,最典型的专业选择可能是会计、审计类。 ⑥乐于助人、性格温和的学生,适合做一名教师或社会工作者。 ⑦语言模仿能力强的学生,学习一门应用语言应当不费力。 选择一个学校内的几个专业时,还要注意各专业的录取平均分应由高到低排列。例如,查看本科一批复旦大学文史类各专业近三年的录取平均分、实超线分,2010年全校录取平均分为628分、超过本一线(557分)71分,其中,经济学类最高,超线分达79分,中国语言文学最低,为67分,超线分由高到低如表中最右一行。但是,其它年份不一定完全如此排列,例如,新闻传播学专业,2010年超线分仅次于经济学类居第二高,但2009年却最低。所以,还是要注意大小年现象。 综上,填报本一批志愿流程如下: 转换分数: (先将今年的视超线分“瘦身”成本科批次调整前的实超线分,再加上去年的本一分数线)→选择“目标高校群”→选择A志愿院校→选择A志愿院校n个专业→填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选择B志愿院校→----选择D志愿院校→选择D志愿院校n个专业→填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检验本批次各志愿与专业,与本人实力是否相当、梯度是否恰当。本二批依此类推。实际上,填报志愿很难一次成功,一般应逐步缩小范围。 提醒:尽可能填写愿意服从调剂 郭杰森:有几点值得注意。 1. 实行平行志愿出现录取分数“扁平化”。例如,2008年(未实行平行志愿)北大在闽理科招生33人,最高分702分、最低分656分、相差46分;厦大相差52分; 福大相差57分。实行平行志愿后这种相差约10分上下、有的甚至只有5分左右,这就是录取分数扁平化。由于录取的考生考分很接近,分配专业时很容易撞车,因此不愿院校内专业调剂考分又不是特高者易被退档。所以,尽可能填写愿意服从调剂。 2. 平行志愿不是保险箱,它只能降低风险。如果专业报不好,或不愿调剂,可能投档了又被退档,只能等待“征求志愿”(每批每人只能“一次投档”),也可能四个志愿院校录取平均分均偏高,无底可垫、无校可投。 3. 考分不同者,在批头、批中、批边应有不同填报策略。 4. 其它一些传统志愿应注意的问题,如院校地域搭配、品牌搭配、专业冷热搭配等等,同样应注意。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