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高考研究的郑宝慧老师介绍,兴趣不是大家平时说的,喜欢学历史或者喜欢学数学,而是更深的更稳定的兴趣,学科只是一种表现而已。比如一个学生说自己喜欢心理学,细细询问,她主要是喜欢帮助别人,并且解决有深度的问题,目前只是接触到了同学的心理,所以她以为自己喜欢心理学,后来帮助她一起分析了几个专业,最后确定了金融专业。
-你和哪种性格最接近
高中生因为接触专业和职业信息太少,很难做出比较,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不易确定,如果现在必须选择,在兴趣的类型上,有关部门把高中生的兴趣分为九种。这九个大类是相对稳定的。
1、喜欢使用工具。简单地说就是喜欢动手,喜欢操作工具和机器。小时候喜欢摆弄各种小玩意,长大了可能喜欢开车,修理家用电器和自行车。这类孩子适合选择医学中的口腔医学、外科医学、生物工程、测绘、化学工艺、工科、地质等。
2、喜欢感性创造。喜欢感性创造的人脑子里总会有一些新的想法,然后他喜欢把这个想法经过具体化的制作,变成一个作品。比如画画、插花、摄影、剪纸、写诗歌、写文章。喜欢感性创造的孩子适合选择广告学、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园艺、建筑学、中文等。
3、喜欢表现自己。其实很多孩子都可能压抑了这个特点。人们一般都会希望被关注,只是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喜欢表现自己的孩子适合选择教育学、新闻、主持、公关、营销、法律、外语等专业。
4、喜欢控制和影响。一群小孩中的孩子王一般会有比较高的控制事件和影响别人的欲望。这样的孩子适合选择经济类专业、社会学、政治学、自动化等多种工科专业或导演、管理学专业等。
5、喜欢帮助别人。天生一副好心肠,别人遇到困难,他会特别自然地去帮助。这样的孩子适合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等。
6、喜欢计划与细节。有的人爱把每一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非常有计划,做事特别细。这类孩子比较适合选择会计专业、物流、人力资源、测绘、行政等。
7、喜欢挑战和冒险。有的人很喜欢刺激和冒险。他们喜欢面对不确定性,面对各种复杂局面,能够承受巨大压力。这样的孩子适合选择通信、计算机、营销、金融、军事、国际贸易等。
8、喜欢与人打交道。这一点,很多家长可能和外向性格联系起来,这是不完全一样的。孩子喜欢看社会新闻,喜欢看人物传记,喜欢和不同的人交朋友,认识不同性格和爱好的人。这样的孩子适合选择公关、新闻传媒、中文、管理等。
9、喜欢钻研思考。这样的孩子,不能去做太机械、太事务性的工作,他一定要有机会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比如物理、生物、天文、哲学等专业比较适合。
-为个人能力准确定位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它是人们从事一切需要一定智力水平活动的必要条件。特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动中发生作用的能力,如绘画、作曲等。可见,能力与专业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目前,专业能力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一般认识能力,即对事物的理解、判断、推理等方面的能力。②语言能力,指对语言的理解与准确使用的能力。③计算能力,指数字计算速度及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④符号知觉能力,能较快地发现、辨认数字或文字符号的能力。⑤空间能力,即对平面、立体图形的知觉、判断、想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理解的能力。⑥动作协调能力,指手眼协调动作的速度及准确性。⑦手指灵活性,即对于小件物品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⑧操作速度。其中前三种属于一般能力,各类人员都需要达到一定水平;后五种属于特殊能力。
一般来说,文史类院校要求考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工农医类要求考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阅读欣赏能力的考生适于报考中文专业;具有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考生适于报考政法专业;细心严谨,善于组织管理的考生适于报考财经类专业;善于交际、反应机敏,知识面广,写作能力强的考生适于报新闻专业;具备较强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生适于报考理科各专业;具备影响力,说服力和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的考生适于报考管理类各专业;具备洞察能力和适应能力,善于运用所学得的知识到社会生活实际中去的考生适于报考工科类农、林、医各专业;富有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知识面较广的考生适于报考师范类各专业。
-个案:报中文还是法律
文科生许兰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子,高考结束之后,报志愿就成了全家的头等大事。妈妈极力推荐师范大学中文系,觉得比较稳妥,女孩子将来从事教育行业非常适合;而她自己觉得做个律师很不错,想学法律;妈妈周围的朋友也都热心地帮她提建议,但是如今就业竞争这么激烈,现在热门的专业可能过了四年就找不到工作,她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老师结合她的性格与兴趣,建议她主修心理学辅修公共关系。因为许兰文静偏内向的性格是她性格,法律专业不是很适合她,公共关系很需要了解别人的心理,这种复合比较合适,既符合她的性格,又有利于就业。
-报志愿不能只盯就业
兴趣是报考专业时最重要的因素,一些考生报考前受亲友和未出校门的在读大学生的误导,导致了报考的专业与兴趣不匹配。学了自己不适合的专业,对专业钻研不进去,会导致毕业后竞争力不强,最后败下阵来。一旦想回归喜欢的专业,却没有专业知识,尽管手里有个大学毕业证,但在喜欢的行业里,却只能重新起步,浪费了四年宝贵时间。
其次,报考的时候不能只顾报考热门、高薪的专业,看到金融、IT这样的黄金行业,就一拥而上,没有考虑几年后的职场的供求关系,结果毕业时热门变冷,到处碰壁,追悔莫及。(本报记者马利整理)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