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燕园在六月的尾巴上送走了意气风发的毕业生,在漫长的夏日白昼收藏好离别的泪水和感慨,准备好在下一个金色秋天迎接新的年轻笑容,等待更多年轻学子在这里书写和讲述新的故事。
百廿岁月倏忽即逝,红楼西门学子往来,朱颜虽改,家国气度常在。生于维新之时,兴于微茫之邦,走过风雨如晦,历经危亡困顿,北大的故事说不尽,北大的精神常为新。
今天,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将寄出2019年第一批录取通知书,天南海北,北大的新生们很快就会收到这封包含着热忱的信函,满怀喜悦地迎接与北大的第一次相遇。
这封录取通知书不仅是北大对年轻学子最真挚的邀请,更是一封穿越时空的来信,北大经年不变的精神与情怀蕴含其中,殷切深厚的期盼与嘱托深藏纸下。
对于每个新生来说,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都是令人欣喜的。这是高考大捷的真实证明,是尘埃落定的踏实,也是北大第一次热情的拥抱与欢迎,邀请年轻的学子在金秋燕园同聚一堂,开启学术殿堂神圣的大门,从此追求自己毕生热爱的事业。
打开它,就仿佛已经打开了自己北大故事全新的篇章。两个月之后,他们将带着这张通知书走进北大校门,紧张而激动地憧憬着未名湖畔即将发生的诸多故事,迎来青春最美好与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然而在更多北大学子心中,这封录取通知书并不会就此封存箱底。在第一次小心翼翼地打开它之后,这份邀请函将在他们心中留下永远的印记。
令人难忘的不止是收到通知书的喜悦,更是其中蕴含的深意。这是打开北大生活的钥匙,也是理解北大精神的开始。从此北大人代代传递,历久弥新的使命与责任将写入生命,新的名字将会和无数前辈一样镌刻在民族与国家复兴的基石上,融进北大常为新的道路中。
打开信封,以京师大学堂匾额为灵感的封面映入眼帘,在北大红底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古朴庄重。就在一百二十一年前的夏天,随着《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被批准,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的带领下成立了。“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在内外交困中,先进知识分子们奔走疾呼,救亡图存,在维新之后凶猛的旧势力反扑中艰难地保护了京师大学堂,使之成为变法唯一的幸存者。
1898年12月,在历经三年的酝酿与争取之后,京师大学堂终于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第一所近代化高等学府,从此复兴前路的火把将由它的学子们奋力点亮。这里是千百年来中国学者忧乐天下生计,心系江湖沉浮的担当的传承地。士人精神最终成为北大人心照不宣的行为准绳,促使他们在历史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挺身而出,成为国家前行的提灯人。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北京大学百余年曲折多艰的来路,诉尽了北大人代代坚守的清流风骨。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