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马上就要到来了,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关心高考考试的考试经验、考前辅导、家长助考方法和策略等内容,猎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年高考考生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家长们帮助考生考试有所帮助,以下是关于“个案分析:高三优生刺死同学中蕴涵的孤寂”的相关文章:
摘要:一名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在学校的洗手间里拿着水果刀对自己的同学连刺6刀,致其死亡。而动机很有可能只是嫉妒对方成绩比自己好。面对悲剧,心理专家们提出了质疑,嫉妒可能只是表象,除了如此极端的行为外,还有众多处于青春期的高三学生,在面临高考压力时的种种行为,透露出他们内心的焦虑。
专家支持: 孙嘉仪 知音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朱小平 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 资深心理咨询师
(记者 朱砂)一名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在学校的洗手间里拿着水果刀对自己的同学连刺6刀,致其死亡。而动机很有可能只是嫉妒对方成绩比自己好。面对悲剧,心理专家们提出了质疑,嫉妒可能只是表象,除了如此极端的行为外,还有众多处于青春期的高三学生,在面临高考压力时的种种行为,透露出他们内心的焦虑。
事件回放
10月10日下午,上海市奉贤中学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19岁的高三学生小何(化名)在洗手间内用水果刀向同班同学韦韦(化名)身上连刺6刀,韦韦随后被送到奉贤区中心医院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当夜12时许死亡。
事发后小何已被警方控制。两人为同班同学,虽然平时有过一些小矛盾,但在其他同学眼里,两人关系良好,而且成绩一直都在班级前列。在得知发生命案后,同学们都感到很意外。记者调查时发现,虽然两人平时有过一些小摩擦,但让两名平时文静的学生,最后演变到一方残忍地杀害对方,动机很可能只是因为对方的成绩优于自己。
嫉妒杀人也许只是表象
仅仅是由于成绩优于自己,就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杀害同学?对于嫉妒导致中学生杀人,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朱小平持怀疑态度。“在很多中学生的问题中,学习成绩只是表面的原因。”
知音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孙嘉仪则指出,在小何的杀人行为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成绩而生的嫉妒,最多只是一个导火线。“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定有个长久积累的过程。小何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他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在他有心事的时候,是否能够通过向父母倾诉得到压力的舒解……这些状况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家庭对于孩子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孙嘉仪表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建设非常重要,如果一些问题没有能比较妥善地解决,则可能带来隐忧,如人格障碍。“18岁是判断人格障碍的一条界线。从媒体报道显示,小何已经超过18岁,我们从他的行为反推,可以判断他的心理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否属于人格障碍,还要更多的细节才可以加以判断,按照现在的情况看,他可能有些偏执。”
过度竞争没有同龄知心朋友
高三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对于高三毕业班学生而言,即将到来的高考可能是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转折,可能对未来的人生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压力总是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大。有丰富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临床经验的孙嘉仪发现,由于学习的压力,很多学生甚至没有了同龄朋友。“孩子们平时在学校里也许会一起打球,一起聊天,在球场边勾肩搭背很亲热的样子,但他们却告诉我,自己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很多时候,他们把彼此看作竞争对手。一些高三的学生,明明晚上复习到很晚,却会在和同学聊起学习时故意说,自己晚上都很早睡觉的,没有太用功复习。本来用功读书是好事,可他们却选择了隐瞒,把这变成一种竞争。即便不是把自己的同学看成竞争对手,有些学生也只会在自己遇到高兴的事情时,和别人分享,但并不愿意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和对方交流、倾诉。在他们看来,别人是无法理解自己的。”
孙嘉仪在为学生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两类学生压力较大。一类是成绩不好,一直为“保底”而努力,期望自己在高考中能够达到那条最低录取线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等待他们的人生也许就不一样了。另一类则是与其完全相反的学习成绩最拔尖的学生。“这些优等生对自己的要求大多很高,他们的目标是那些一流大学。他们担心自己在考场上发挥不好,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比如,自己每天复习到半夜12时,但一听说其他同学复习到凌晨2时,他就会很紧张,感觉自己好像要被别人超过了。这两类学生相比,优等生的压力反而更大。”
设置专门预案为青春期打“预防针”
今年9月开学以来,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悲剧接二连三,朱小平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预防针”。“学校可以做一些不同情境下该如何处理事情,如何做出应对的预案。比如设定假如早恋了,你会怎样处理?还有假如在某件事情上遇到了挫折,你会怎么办……”朱小平指出,这些预案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再轻易地选择走向极端。
孙嘉仪指出,青春期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有时候,老师、家长的一句话就可能对他们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咨询中,有一个女孩告诉孙嘉仪,她在初三中考填报志愿时,班主任对她说:“你可以填更好的学校,你考得上的。”这个女孩子平时的成绩并不拔尖,但因为老师的这句鼓励,她在中考时超常发挥,真的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高中。而她找到孙嘉仪做咨询的时候,正要面临高考。高三的班主任对她说:“填志愿的时候要保守一点。”这一句话,让她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孙嘉仪说:“两位老师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他们的初衷都是好的,可是,却对这个学生起到了完全不同的作用。青春期的他们内心非常敏感。老师、家长在对待这些孩子时,有时候要注重一些技巧的运用,帮助他们激发潜能。”
福建高考网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个案分析:高三优生刺死同学中蕴涵的孤寂”的相关文章,更多高考考试家长的考前辅导、家长助考方法和策略、家长心态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