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肯定很关心关于高考的各种考试经验,福建高考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声乐学习:过渡期的训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毛主席说过“我们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声乐学习中,同样面临着一个新世界和一个旧世界这一问题。同时,还要处理好新旧世界的过渡问题。这个过渡,是每一位学生入校以后首先要面对且极其重要的难点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那么,到底什么是“过渡期”呢?我认为:当旧有的、错误的发声系统刚刚被打破,而新的正确发声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时,从心理到生理上处于的一种茫然、困惑以至烦躁的时期。即可称之为声乐学习中的“过渡期”。那么,学生在“过渡期”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根源何在呢?我们知道,部分学生在考入艺术类院校之前,都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声乐学习。有些是从师,有些是自学。因此,可以说在进学校之前大都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知晓一些声乐理论,形成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歌唱习惯,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方法,有一些学生甚至自认为明白了声乐的真谛。这一切都成了每一位声乐老师接受新生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也可以说,每一位学生都是带着自己对声乐的理解或感受来进行学习的。那么,这样一些认识或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全面呢?在我所接触的许多学生中,可以说绝对正确的很少,存在偏差和误解的很多。这并不是说,业余校外的学习中老师教授错误,而是有其客观的原因。因为进校之前的声乐学习,大多带有突击性和极大的功利性。部分学生是为了考学,临时花了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学习声乐。要知道,声乐是一门需要循序渐进、花费漫长时间、万不可急功近利的学科。因此,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使一个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通过入学考试这道难关。所以,多数教师选择了加快进度,拔高程度的办法。本来需要一两年才能演唱的曲目,却在一两个月中就要强制完成。为了达到目的、通过考试,只好采取非常规甚至错误的方法进行训练,使学生的演唱听起来似乎像个样子。这种饮鸠止渴的办法,对付考试虽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这也将许多不正确的方法,不合适的技术,不全面的观念带给了学生,甚至深入其心中,并被带入新的学习。这些学生在进校前所具有的那些不正确的方法及观念,也就是本文开篇提到的所谓“旧世界”,也必将成为学生系统、正确学习声乐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并首先成为顺利渡过“过渡期”的绊脚石。
下面就谈一谈“过渡期”之所存在较大难度的几点原因。
其一、 众所周知,在人的思想活动中,先入为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谁都无法否认它的存在,每一个第一次都是我们难以忘怀的。同样,在声乐学习中,第一次接触到的声乐教育或是对声乐的感受也许同样会久久难忘。而如果在那种应考状态下进行的,突击声乐学习,是声乐教育的第一次,无疑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及方法,将会被先入为主的无形之手带入今后的学习中去。并且,学生在心理上首先认可了考前声乐学习的正确性,特别是那些入学考试取了较好成绩的学生。他们也许不太明白,入学考试的分数大都是以其嗓音的基本条件及对音乐的感觉是否良好来判给的,而并非因其技术完美、方法正确而获得了高分。然而这样一些学生因为得到较高的分数,就更坚定了对已学方法的认同,以至入学后当老师指出其声乐演唱技术上的错误时感到很疑惑,不愿相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种喜旧厌新、敝帚自珍的思想是难以顺利渡过“过渡期”的主观原因。另外,还有部分学生直到考进学校,对声乐也没有一个清晰、固定的认识,但这种学生往往却更容易渡过“过渡期”。因为他们少了思想上的桎梏,而更容易接受新的、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声乐理论。
其二、就客观而言,学生入学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声乐学习,不管正确与否,都已形成了自己习惯的演唱方法和状态。好习惯会使人受益一生,可坏习惯一旦形成又将成为我们进步的大敌,改掉坏习惯要比形成好习惯难。而没有认识到甚至以“坏习惯”为“好习惯”的更是难上加难。如有的学生为了获得所谓宏大的音量,而长期“撑”着喉咙唱,还自我感觉甚好。有的学生为了使喉头位置低一些,不惜用下巴、舌根去拼命“挤”“压”,发出的尽是喉音却全不知晓。这样林林总总的错误,在入学前的加紧训练中,已被学生习以为常的运用自如了。只要一唱歌就会信手拈来,要想使学生摆脱已形成的坏习惯的束缚,恐怕还需要极大的决心和能力。因为实在是“撼泰山易,改习惯难”啊!
其三、在面对新观念、新方法时,学生所必须承受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是非常大的。正如液态到气态的升华、蛹成为蝶的蜕变、凤凰涅磐时的烈火焚烧。从已知的旧世界走向未知的新世界,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信心的。有些学生在放弃了原有错误的方法之后,连一个最简单的中央C也唱不了,更不要说一首完整的歌了。还有的学生在改变了错误的歌唱方法之后,唱歌时觉得浑身使不上一点劲,完全失去了往日唱歌时那种“酣畅淋漓”“浑身是劲”的感觉。曾经就有学生这样问我:“老师,我好象不知道该怎样发声了。”的确,当旧的发声系统遭否定,而新的正确的发声系统还未建立时,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压力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因此,学生此时一切的困惑、怀疑以至抵触情绪,都是可以也应该为老师理解和原谅的。此时,教师唯一可做的就是耐心引导、细心指导,并给予极大的鼓励与帮助。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从日常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如下几点,对处于“过渡期”的学生进行了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