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浮世绘艺术
27 、 “ 包豪斯 ”
28 、后现代建筑
(3)乐舞与戏剧艺术部分
1 、声乐、器乐的基本分类
2 、高胡与京胡;马头琴与牛腿琴;三弦与阮;古琴与筝; “ 冬不拉 ” 与 “ 热瓦甫 ” ;
3 、羌笛;曼陀林;管风琴
4 、号子、山歌与小调
5 、 “ 花儿 ” 、 “ 信天游 ” 、 “ 牧歌 ” 、 “ 舞歌 ” 、 “ 船歌 ” 、 “ 飞歌 ” 、 “ 堆谢 ” 、 “ 十二卡姆 ”
6 、京韵大鼓、二人转、山东快书、评弹、快板、三句半、独角戏、双簧、相声
7 、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
8 、《十面埋伏》与《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与《二泉映月》
9 、聂耳与冼星海
10 、流行歌曲
11 、 “ 蓝调音乐 ” 与 “ 爵士音乐 ”
12 、 “ 音乐之父 ” 、 “ 音乐神童 ” 、 “ 乐圣 ” 、 “ 歌曲之王 ” 、 “ 钢琴诗人 ” 、 “ 歌剧大师 ” 、
13 、 “ 圆舞曲之王 ” 、柴可夫斯基
14 、古典舞与现代舞、民族舞与民间舞、宫廷舞与芭蕾舞、歌剧
15 、秧歌、社火、高跷、采茶舞、芦笙舞、孔雀舞、手鼓舞、锅庄
16 、现代舞蹈之母
17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18 、中国与 “ 莎士比亚 ” 齐名的剧作家及代表作
19 、南戏与昆曲;中国入选联合国 “ 人类口头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的戏曲
20 、京剧的主要角色名称; “ 四大名旦 ”
21 、苏州评弹、黄梅戏、越剧、秦腔、川剧、豫剧、晋剧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22 、关汉卿与汤显祖;《西厢记》与《牡丹亭》;《琵琶记》与《长生殿》;《桃花扇》
23 、 “ 悲剧之父 ” 与 “ 喜剧之父
24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
25 、荒诞派戏剧
26 、 “ 三一律 ”
( 4 )影视艺术部分
1 、电影的诞生;电影与电影艺术的基本特质; “ 第七艺术 ”
2 、镜头、景别、运动、角度、色彩、声音
3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4 、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定军山》
5 、中国电影第一:戏曲影片、新闻纪录片、长故事片、侦探影片;电影刊物、电影学校;电影歌曲、有声电影、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第一部音乐喜剧片、抗战影片、人民政权领导下的电影机构及第一部纪录片、木偶片、彩色戏曲影片、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电影、彩色故事影片、中外合拍的彩色故事片、彩色立体宽银幕影片
6 、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郑正秋、张石川、沈浮、 郑 君里、费穆、谢晋、张暖忻、郑洞天、吴贻弓、黄蜀芹、谢飞、吴天明、李安、徐克、吴宇森
7 、 “ 第五代 ” 主要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8 、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卡通影片、警匪片、电影杂志、彩色影片、纪录片、第一次影展
9 、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品:卢米埃尔与爱迪生;弗拉哈迪、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希区柯克、奇士基耶夫斯基、波兰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塔可夫斯基、米哈尔科夫、斯皮尔伯格、阿巴斯、陈英雄
10 、电影流派:德国表现主义、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真实电影、直接电影、 Dogma95 、好莱坞、宝莱坞、迪斯尼
11 、电影频道、东方电影频道
12 、电视的诞生; “ 尼普科夫圆盘 ”
13 、广播、电视与电视艺术、 “ 第九艺术 ”
14 、电视史上的第一:现代意义上的电视机诞生、电视剧、电视实况转播、彩色电视实验与彩色电视节目开播、开始播出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国中央电视台成立、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中央电视台开始向全国输送彩色电视信号、中国第一条商业广告、中国 “ 电视新闻杂志 ” 类栏目、中国首开 “ 说新闻 ” 先河的主持人
15 、电视电影
16 、韩流、哈日(韩)族
17 、益智节目、电视杂志、综艺类节目、谈话类节目与 “ 脱口秀 ”
18 、 3G 、 CC 、 PK 、 DV 、 DVD 、 MM 、 MTV 、 MV 、 NTSC 、 DOLBY 、 16 : 9 、 5.1 声道、 MPEG - 2 、 MPEG - 4 、 LED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