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逐年提高十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计划占比,招生计划增量主要向服务重点领域的高校倾斜,向培养急需人才成效显著的高校倾斜。要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图片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多省针对专业出台优化政策
安徽省《通知》指出,坚持围绕产业、企业实际应用培养人才,利用3年时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设本专科专业点1000个,改造升级本专科专业点800个,停招撤销本专科专业点1400个。冠名大学的高校设置专业点总数不超过60个,其他本科高校不超过50个,并建成720个左右本科一流专业点。
要完善学科专业“预警清单”制度,健全学科专业退出机制,对需求不大、水平不高、效益不好、竞争力不强的学科专业实行限招、隔年招生、停招等措施。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偏离办学方向、办学水平低、脱离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点予以退出。持续推进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
此外,通知要求,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比例达到70%以上,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0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2.5万人、应用型人才超70万人、技术技能型人才超35万人。通知明确表示,要保护和发展中医、中药、考古学、徽学、非遗、诗学、戏曲等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学科。
其实,早在2020年,河南省教育厅在《关于深化新时代河南省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现有本科专业数量削减10%左右,停招、撤销300个左右。压减撤销一批偏离需求质量不高的学科专业。对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近三年社会就业率较低、社会需求饱和的本科专业,原则上限制新增或调整撤销。
而在今年5月23日,福建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加大学科专业存量调整力度。调整撤销与高校办学定位不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以及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
5月31日,江西省教育厅也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指导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压减停撤错位过剩低质专业。对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黄牌提示,相应扣减高校招生计划;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红牌警示,责令其停止招生。
多省公布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
当前全国各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省级教育部门要求高校坚持需求导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本省发展战略和优势支柱产业发展,重点提升已设置专业的建设水平,科学慎重地增设新专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与退出机制。多个省份也相继发布了本省近几年就业率低的专业和预警专业名单,这些专业名单值得特别关注。
1.安徽
去年9月,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2021年)》,报告公布了2020年安徽省高校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的20个本科专业,其中部分学科专业布局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2.湖南
去年7月,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高校布点30个以上的专业和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要求各高校严格控制增设。对于停招5年及以上的专业,各高校应及时进行撤销备案。从严控制艺术类专业设置。
3.贵州
2021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发布2021年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预警专业名单,包括法学(专业代码:030101K)、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代码:130508)、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代码:12040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代码:120401)、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50101)。
近6年,这些专业被撤销最多
据了解,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2012年以来,教育部支持全国高校增设了1.7万个本科专业点,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推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们统计了近六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6年间,共计2495个本科专业被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居榜首,共计被86所高校撤销,一直是被撤销的“大户”,数量逐年递增。除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之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服装与服饰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产品设计、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生物技术、市场营销专业被撤数量同样较多,在所有被撤专业中位列前十。
管理学,撤销大户
具体来看近6年被撤销的专业不难发现,管理类被撤销的较多,如公共事业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分别被86所和83所高校撤销,位列前两位。从会计学到公共事业管理,再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学的热门专业频繁被撤销。
很多学生高考后选择读管理学,希望毕业后到大公司或政府部门工作,然而事与愿违,不清晰的人才培养定位,让一些高校的就业并不理想。当然,管理学不会消失,比如曾经的“第一大文科专业”会计学在经历大面积撤销后,如今已止住颓势,2021年全国新增12个,只撤销了1个。
在新文科建设中,管理学也在不断升级,新增专业体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与信息技术结合,二是面向国际化需求。对于考生来说,抓住学科的转型趋势,未来就业时或将占得先机。
撤销原因,千差万别
生源不理想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是专业被撤销的重要因素。从招聘网站的数据来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需求,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1%,2020年比2019年又下降了37%。“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在人才市场上被吸收,而有的专业却供不应求,这会倒逼高校、学生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青岛工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王建伟认为。
“无论是主动撤销还是被动撤销,不同院校撤销不同专业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但均与高校发展定位的转变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认为,专业设置陈旧、人才培养缺乏特色、软硬件支持度不够是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东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汪旭晖教授分析, “有些专业被撤销是因为它们明显偏离了学校的办学定位或者游离于学校主体学科群建设体系之外,从而导致其办学水平低,缺乏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新增专业数量除2019年为1853个之外,其他年份均超过2000个,远高于撤销数量。在高校本科招生数量增长速度趋稳的背景下,预计撤销专业的数量还将会持续增大。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速度和力度明显加快,建设符合高校自身发展定位、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支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应是重中之重。
信息来源:软科、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光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高考直通车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