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考查,突出知识运用能力
“今年很多题目带有综合性,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做答,较好体现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王宁谈道。
在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方面,语文试题重视对“读什么、如何读”的引导。
如全国Ⅰ卷实用类阅读聚焦“新基建”,引导学生从多个文本中全面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等相关信息,试题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加大了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再如,全国Ⅲ卷作文题“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引导学生体会理论思辨与现实实践的辩证统一。上海卷作文题“转折”,引导学生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思维品质和能力。
记者了解到,数学试题也在数学应用、数学探究等方面突出体现了对理性思维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数学全国Ⅲ卷文、理科第十八题,给出了某市100天中每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和当天到某公园锻炼人次的数据表,重点考查学生对概率统计基本思想、基本统计模型的理解和运用。
“试题强化了对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陈志文分析。
守正创新,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高考试题既要服务大学选材,又要对基础教育起到引领作用。”高考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谈道。增强试题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协同性,是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考助力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力举措。
比如,语文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设计了写一篇主持词的语文实践活动,对接课标中“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运用题对接“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观察具体语言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体会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从而使教考衔接。
同时,语文科目新高考Ⅰ卷、Ⅱ卷,既考虑到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使用老教材参加新高考的实际,又对标新高考适应性测试的结构模式,保证了新老高考的平稳对接。在试卷的结构上,将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阅读调整为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阅读)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阅读),既涵盖中学教学的阅读类型范式,又与现实生活中的阅读对象、阅读方式对接,增强了阅读对象的丰富性,便于设计更为灵活的问题情境。
数学试题也做了相关考虑。“2020年山东、海南实行综合改革后的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2021年又将有8个省份实行高考综合改革,使用新高考卷。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依据《新高考过渡期数学科考试范围说明》,科学设计考试内容,重点关注实验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2017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公共内容。同时,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关注新高考数学卷文理不分科的特点,关注高校对人才的选拔要求和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专家分析。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