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
1.改革高考目设置。 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 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 数学、 外语,不分文理科, 安排在每年的6月 7-8 日 举行。 外语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另 一次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进行; 考生的外语考试成绩由笔试部分和听力部分考试成绩相加组成。从2020年起, 高等学校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普通高中学生在修业期间可参加两次外语考试, 选择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 统一高考科目、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各科的成绩以及高校录取总成绩均以标准分呈现。
2.明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选考科目。在海南招生的高等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或条件成熟增加技术学科之后的7门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或学科大类) 自主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的科目要求。 招生学校须提前2年明确考生选考科目要求,并向社会公布。
3.改进高等学校录取方式。从2017年起, 将原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为本科A 批、原本科第三批调整为本科B批进行录取。 从2020年起, 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按院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积极探索一档多投录取模式,增加高等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4.完善和规范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可参加有关高等学校的自主招生,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及等级性考试,达到相应要求,并接受所报考高等学校的考核。
5.探索本科高等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在部分本科高等学校中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探索“统一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等学校自主考核”的招生方式。高等学校依据考生的统一高考成绩、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等学校自主考核成绩, 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择优录取新生。
6.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录取新生, 也可以实行“文化素质 + 职业技能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的评价方式,择优录取新生。 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 须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技能测试。 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 须参加由招生学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 其文化素质直接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成绩。
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各市县政府要高度重视高考综合改革,成立高考改革领导小组, 统筹领导本地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做好相关工作的调研和规划,协同 相关部门认真制定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工作任务的各项配套细则,建立健全管理与评价机制, 引导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政府对本省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高考综合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健全各级各类考试招生机构,加强考试命题等专业化队伍建设, 提高试题命制与考试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完善诚信安全制度。
加强对考生 教师及考试工作人员 的诚信教育和评价管理,健全学校、个人考试招生诚信档案,积极营造诚信考试、 公正选才的良好环境。 加强对高中阶段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 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信誉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机制。 健全相关部门协作机制, 加强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安全管理。 省级考试招生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报名 、 考试和录取各项管理工作, 完善公示公开、 举报和申诉等各方面的制度, 切实维护公平、有序、高效的考试招生秩序,为考生报考和高等学校招生做好服务工作,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招生安全体系。
(三) 加强办学条件保障。
各市县政府要在组织、制度、人事、经费等方面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障,对高中学校可能出现的师资、教室、场馆、教学设备等资源短缺问题,根据高中教育发展和考试改革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搭建区域资源共享平台,解决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满足学校基本办学需求。 普通高中学校要创新机制, 主动作为, 深入挖潜,科学谋划,统筹校内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需求。
(四) 提供专业力量支持。
教学研究部门要依据本方案,结合教育部出台的高中阶段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我省高中学校课程教学组织实施指导意见,指导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主动适应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要求。 要开展好相关的教研和培训活动,组织省内外专业力量支持和服务改革。
(五) 加强宣传咨询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考综合改革各项政策、规定和要求的宣传、解读和培训,促进高中课程教学改革与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创新咨询服务形式,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