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认为,相关部门及社会都应切实转变观念,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职业教育经费稳步增长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应当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投入责任和标准,加大经费投入。
“一方面,建立经费投入保障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和比例,明确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制定完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费收取、管理使用办法。另一方面,建立教育附加费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立项、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并作出规定,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周洪宇说。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一直是职业教育的痛点。
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小学教育不同,除了文化课的学习之外,更注重实践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教学安排中,学生的操作实验课占比更多。然而,许多职校为图一时方便,在安排上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操课程很少。
“有的专业需要用到仪器设备,但这些设备不仅数量太少,而且过于陈旧,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操作课的时候,三四个人用同一台仪器都很常见。有时候仪器坏了,老师就让我们看书。”张文说。
除了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也是职业教育的软肋。
尽管教育部一再强调要充分重视和强化职校的实训环节,但在大多数的职业学校,实训教师依旧是屈指可数。在江苏扬州某职校工作的李阳告诉记者,现在招聘教师都是教育局统一进行考核,学校无权过问,招聘来的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学历是有了,但是实训指导能力明显不足,这些教师与职校实训岗位的特殊需要严重脱节。
与此同时,高离职率让本就缺乏实训经验教师的职业院校“雪上加霜”。对于这一点,张文深有体会,“仅在第一个学期,就换了三个班主任,我都已经习惯了”。
“学生难管、外出培训机会少、待遇低、年轻教师看不到发展空间,是离职的主要原因。”李阳说。
除了校内教学问题,校外培训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前不久,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实训,却被安排到欢乐谷“扮鬼”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该校机电系学生在鬼屋“扮鬼”、景区餐厅内上货打杂,经贸管理系学生在小卖部卖烤肠、检票安检。对此,校方称此次实训属“模块化教学”。
有的职校随意安排与专业不相关、不相近的实习岗位,有的职校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出卖”给企业……不规范的校外培训屡见报端。
周洪宇指出,由于职业教育法对法律主体的责、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法律责任的规定更是空泛,因此导致不规范校外培训等问题频发。建议在法律中作出规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职业教育执法责任监督制,健全和完善师生处分和申诉制度、教育行政复议和仲裁制度,保证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重要一环,需要校方认真设计,投入相应精力和经费。在监管方面,主管部门要督查职校实习内容和效果,可以探索设立职校黑名单制度,将有违规实习行为的职校列入黑名单,每年招生时对外公示。
市场导向设置专业
“小龙虾学院”设立之初,不仅遭受了社会的调侃和质疑,还被教育部点名批评。当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负责人指出,一些职业院校不从专业目录当中选取专业,搞一些奇葩专业,要注意防止这种倾向,“有的学校开设了龙虾专业,不能够这样……专业的设置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是有科学性的,不能够误人子弟”。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