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学事业实际需求,不断调整招生计划,才能实现供需平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今年招生计划中,上海地区招生名额增加10个,主要是应对抗疫增加预防医学、药学两个专业的招生,各增加5人。全国范围内,招生总数则增加20个,增加专业为口腔专业。同时,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王牌专业”之一,公共卫生专业今年招生人数未变,仍为120人。专家表示,未来招生计划每年可能微调,但总体人数规模相对稳定,以此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从医热”有利于学科发展
金融等热门领域入行意愿趋向理性时,医学专业因其人文因素和硬核内涵更受追捧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年度“热词”,影响了不少学生的志愿选择。高海峰说,在志愿填报咨询中,很多考生直言,抗疫战场上的“白衣战士”成了自己的新偶像。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到沪上首位“逆行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钟鸣,英雄们立下“战功”时,也圈粉一批青年。“社会处于转型期,当经济、金融等热门领域入行意愿趋向理性时,医学专业因其人文因素和硬核内涵更受追捧。”
另一方面,“从医热”对学科发展大有裨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说,近年来明显感受到生源持续向好,尖子生选择医学是好事。在高精尖的临床研究领域,优秀学生通过规范化、高质量培养,将有助于学科取得突破性成果。
当然,医学院校最欢迎的还是理性择医者。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说,不希望有考生因一时兴起填报医学志愿。“学医从医不浮躁、不功利,是一生一世的事。”
高海峰说:“我们希望有更多学生抱持真正的兴趣、为实现人生价值选择医学,也愿意为人类健康奋斗。”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