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上栗县提出了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三园同创” 目标,建设新时代美丽校园,倾力打造书香校园,打造文化名县品牌。
在“建”字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板块清晰、书香浓厚的书香校园
统筹规划,高位推进。成立书香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建书香校园 树文化新人”课外阅读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按照好氛围、好场所、好课堂、好书目、好形式、好活动、好团队、好指导、好典型、好效果“十个好”的要求,打造精品书香校园。
科学设计,营造氛围。一是学校在校园建筑设计与书香校园环境一道设计,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建筑“说话”。二是加强阅读场所建设,全县每所学校都有1个开放的图书室和阅览室;每个班级建立了1个图书角;部分学校、家庭建起了阅读长廊、图书架、爱心小书屋。三是全县各中小学加强读书制度建设,制订了《教师阅读制度》《学生阅读制度》《校园图书“漂流”制度》等一系列读书制度,全县教师阅读量提高到6本,学生阅读量提高到12本。
保障经费,充实内容。县财政投入240多万元,社会捐赠160万元,购买图书30万多册,切实解决了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图书数量少、种类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同时,县教育局要求学校要在每年预算中列支图书购置经费。
在“读”字上见行动,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知行合一、共同成长的书香活动。
打造好课程,推荐好书目。一是加大语文、英语等课堂阅读量,打造精讲、多读、多思、多议丰富有趣的阅读课堂;二是坚持晨读立诵,传承国学,中小学学生坚持每天早读时间站立大声朗读30分钟中华经典古诗文;三是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进行阅读指导、师生共读、阅读分享等读书活动;四是利用当地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一批校本阅读课程;五是分学科、分必读选读向全县师生推荐国内外优秀书目。
创设好形式,开展好活动。一是全县建立校长读书论坛13个,教师读书沙龙158个,班级读书会1723个,家庭读书俱乐部71个,学生文学社14个,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二是扎实开展“十个一”读书活动:每学期办好一个校园读书节、举办一次校级书画作品展、开展一次读书征文活动、办好一期以阅读为主题的黑板报、开展一次阅读课展示研讨教研活动、精读一本好书、开展一次亲子共读、师生撰写一篇阅读心得、开展学生一次读书练笔展评、举行一次“假期读好书”行动,使每位师生都有阅读“获得感”;三是知行合一,创设行走课堂。2018年,全县有159所中小学校组织了研学旅行活动,71506名学生参加,实现了广覆盖、全参与。
建设好团队,成就好效果。一是加强书香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阅读专题培训;二是是加强阅读指导,全县各中小学校就“读哪些书,怎样读书?阅读、流转、交流、写作”等问题加强研究、指导。三是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缨、杨鹏、黄宇到学校与孩子面对面谈读书写作,提升阅读写作水平。四是开展“你阅读、我买单”读书活动,实现新华书店和图书馆借书一卡通,师生持图书馆借书卡从新华书店借出的图书归还后转为图书室藏书。
在“督”字上抓落实,全面落实责任到人、上下联动、机制健全、总结推广的书香督导。
一是印发了《上栗县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最美读书人”评选活动的通知》,明确评选标准,实行量化评估;二是2018年4月组织各责任督学按督学责任区分组,对挂牌督导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了书香校园创建工作专项督查,形成督查报告,全县通报,有效推动了创建工作;三是2018年5月上旬组织书香校园评选活动,评选了上栗中学等45所书香校园,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了先进,树立了示范引领典型,把全县书香校园创建工作推向了高潮,2018年12月份组织开展第二次书香校园评选活动,到2019年底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书香校园建设全覆盖。
编辑:卢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