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增减问题
长期以来,调整大学的专业设置是教育部的常规操作。一是自然淘汰,主管部门认为办学指标达不到要求,或者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自然就取消了。二是学校内部优化,这次新增的很多专业,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智能、医学工程,都是从传统项目中优化而来。三是急需学科,例如教育部公布了急需的学科专业,有考古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早期文明、国际传播、量子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等数十个,有的是传统领域但供不应求,有的是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针对解决现实问题而增进学科交叉融合。
近年来,人社部已经发布了4批新的职业名单。近日公示的18个新职业,都是根据产业结构、就业市场的变化而增加的。比如:
基于数字化经济需要的有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数据库运行管理员、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商务数据分析师。
基于绿色经济需要的有碳汇计量评估师、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综合能源服务员。
属于传统行业升级的有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煤提质工、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民宿管家。
随着国家政策变化出现的有退役军人事务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等。
新职业的出现和大学专业的增减,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年轻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变化,并且在变化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提高综合素质应对变化
变,是唯一的不变。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解决之道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育重在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基本的品格素养才能保障灵活应对未来的变化。
面对变化也要积极调整思维,学会发现问题中的机遇。比如有些专业取消了招生,如果你已经在这个专业就读,也不必过于担心,说明这个专业是有需求的,只是需求在减少或调高了要求,减少了招生者也意味着就业竞争减少了。其次,尝试向相邻的方向转化,比如数学专业可以转向大数据分析、金融行业可以辅修计算机、计算机不妨辅修心理学,达到1+1>2的作用,或者考研时根据增加的专业调整方向。
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新专业、新职业需要交叉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例如,民宿管家不仅是传统酒店服务,提供客户住宿、餐饮,还要了解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与生活方式,为顾客提供定制化服务体验,甚至需要一定的美学修养。家庭教育指导师既需要教育学理论、心理咨询技能、法学背景,还需要共情能力和高超的沟通技巧。
清晰了解自身职业倾向
无论专业如何调整、职业如何变化,底层逻辑是不变的:了解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个性特点和职业倾向,去选择发展方向。一些年轻人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那就回顾自己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废寝忘食,这里就隐藏着你的兴趣所在。再者,还可以做职业倾向性测试,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性类型,比如研究型、社会型、艺术型、常规型、现实型或企业型等。
可持续的人生规划,只有顺应社会需要,同时跟先天气质、优势领域、追求目标以及个性特点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所长,主动适应工作变化。“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年轻的你正如艺高胆大、顽强拼搏的弄潮儿,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