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毕业季,近日新华社、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商报等多家媒体密集报道一批特殊的大学生——我国职业教育的第一届本科生,今年正式毕业。
作为我国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多家媒体纷纷聚焦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据报道,目前该校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高于全国本科高校平均水平,且大多数学生都做到了专业对口。多个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者行业领军企业,部分毕业生收到的企业录用通知书多达十几个,整体就业薪资也十分具有吸引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首届职教本科毕业生就业及人才培养情况报告》显示,该校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主要岗位为研发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毕业生起步年薪8~9万元,部分企业提供了12~13万年薪。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为助理工程师、生产管培生、质检工程师等,起薪超过8万元/年,部分优秀学生达到13万元/年。
软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53.84%)、系统运维(18.46%)和软件测试(8.46%)等工作,起薪8~10万元/年左右,部分优秀毕业年薪超过16万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主要从事跨境电商运营、国际市场开发、采购管理等相对高端岗位,实习期间月薪一般可达到6000~7000元。
“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来看,已经充分表明职教本科毕业生是能够得到社会认可、行业企业欢迎的,也充分彰显了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分析。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2022年第一届职业本科毕业生的诞生,被视作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曾天山认为,职业本科学生毕业,探索出了长学制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标志着我国“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已经确立。
职业本科院校建设现状
从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及“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以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实践的过程。
2019年,首批15所职业本科正式获批(均为民办),随后教育部又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批准7所(1所公办,6所民办)、10所(9所公办,1所民办)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职业本科院校数量为32所,与2021年持平。截至发文,2022年还未有高校正式获批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
据统计,这32所本科职业院校,分布在全国20个省市及自治区,其中河北、山东、江西的本科职业学校最多,均有3所。甘肃、广东、广西、山西、陕西、浙江各2所,其它地区都只有1所。
北京、天津、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暂时还未拥有本地的本科职业院校。
此外,从学校类型看,32所本科职业院校分属于理工、综合、艺术、医药、财经、语言六个类别,其中理工类最多,共有17所。其后是综合类(8所),艺术类和医药类各有2所,其它均为1所。
升格职业本科,道阻且长
近年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热度居高不下,高职院校也面临着院校发展的黄金机遇。目前全国各地政府纷纷“放话”,支持本地高职院校推进职业本科建设。
尽管获得了地方的支持,但高职院校想要申报成为本科职业院校,仍“道阻且长”。
具体来看,2021年教育部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条件与要求、设置程序、指导与监督等。文件的出台为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本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达到标准仅仅算是拿到“入场券”。教育部《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拟设立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须把控节奏、优中选优,原则上每省(区、市)不超过2所。名额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校升格职业本科的难度。
在激烈的升本竞争中,高职院校唯有积极“练好内功”,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才有可能获得“晋级”名额。
(本文由江西高考早知道综合整理自麦可思研究)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