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第一,其次是专业,最后再看学校
地域第一,这是我始终坚持的。最好的资源都集中在北上广,孩子在此上学,不说学校如何,首先大学四年给你的视野眼界都不同,站得高才能看得这远,见过了大世界的孩子,他的心态视野格局,自然不会太差。这一点,非常重要。
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我觉得应该优先考虑专业。因为专业基本就是你的兴趣或未来的就业方向,将就不得,这就跟谈恋爱似的,找个不喜欢的人,非要勉强自己,四年下来,真会把人折磨死的。
985、211就优先选学校,一般学校就专业优先
如果清华北大浙江大学与其他大学之间的选择,那么就首选清华北大或者浙江大学。因为这几个大学实力在中国是超一流,即使是一般的专业找工作也很容易。
另外,有的大学在学生进校一年之后可以调换专业,这就更应该选学校了。我的女儿2015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政思专业,第二年换成了英语专业。
如果你考入一般的东西,那么我就建议你以专业为重,毕竟专业决定你以后在那个系统、哪个行业工作。
报考学校还是尽量选好学校
儿子现在北京读研一,文科生,目前是财经专业。2014年高考成绩出来后,预估了下分数线,果断放弃本省财经211学校,首选了本省985学校,以2分优势被所报的最后一专业录取,入学后通过考试成功转到财经专业,现在北京读研。
儿子现在感慨,报考学校还是尽量选好学校,牛人真的太多了,学校包容性民主性都很好,对个人综合素质发展有促进。现在研一那些本校夏令营进来的同学都很牛,而普通财经一本考进的同学相对较差。
小编总结
考生如果自己的成绩中规中矩,大概是个二本水平,这就要优先选择专业了,因为二本层次的学校,一般没有什么知名度很高的学校,一般没有什么区分度,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到专业上。文科的专业所对口的职业很多都会有一个含金量比较大的考试,例如法考和注会,以法学为例哪怕是二本,只要通过法考也可以看成翻身了,但是其通过率低,不通过考试几乎就是白读的说法也可以看作一个“风投”,但是追求好的未来,很多时候不得不背水一战。
如果在211边缘,这我们就要考虑学校的问题了,从省内知名高校到国内知名高校,当然对文科生而言,以后学校的名气很可以决定一些事,当然考生有自己追求或是理想的专业,选择一所实力强的专业代表性高校也无可厚非比如湘潭大学的法学。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