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特色是什么?
答: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发展大局,紧密对接服务浙江开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着眼强化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于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成为“浙江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基地、服务浙江开放强省的智囊高地、浙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阵地”的目标,并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了外国语言文学、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文化旅游和区域教育治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三地四域”战略布局。当前,全校上下正聚焦“三地四域”,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深入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应用型高校而不懈奋斗,努力为新征程上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贡献浙外力量!
问:作为外语类院校,在外语教学方面有何优势?
答: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属省级A类重点学科,英语、小学教育、阿拉伯语、翻译、旅游管理、商务英语、俄语等7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务、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朝鲜语、西班牙语、会展经济与管理等7个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已初步形成外国语言文学理论及其应用学科优势。学校目前现有35 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类专业15个、语种13种(英语、日语、意语、葡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朝鲜语、德语、捷克语、土耳其语、波兰语)。外语学科84.5%以上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学校长期聘请百余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我校语言类学生语言面貌好,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近三年,英语类专四一次性通过率、英语专八通过率,各小语种全国专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均远远高出全国综合性大学平均水平。
问:学校人才培养有什么特色?
学校不断深化“外语+”“+外语”“双校园”“创新实验班”等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了高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熟悉中国国情,知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具体领域四项核心规格,大力培养一批我省急需、紧缺、高端的国际化未来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学校打破专业壁垒、集聚优势资源,开设了6个创新实验班:“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未来教育家创新实验班”“跨境电商3+1实验班”“数字贸易创新实验班” 等,实现跨专业强复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复合培养方式不仅为语言类学生附加了一份就业保险,也为非语言类的学生开拓了国际视野,多掌握一门语言技能,加大了求职优势。
问:今年计划招生数是多少?
答:2023年总计招生2828人,其中普通本科2250人,专升本578人。
问:招生录取的具体办法有哪些?专业录取有级差或加试要求吗?
答:我校录取严格按照《浙江外国语学院2023年招生章程》规定执行。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或综合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线并符合我校投档要求的考生,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份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有关规定进行阅档并录取。对于进档考生专业的安排,学校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无专业分数级差要求,无专业加试要求。对所有专业志愿均无法满足,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处理。
问:考生所填报的专业都有选考科目范围要求吗?
答:我校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政治、历史、地理当中选考其中1门方可报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政治、地理、技术当中任选1门,科学教育专业在物理、化学、生物当中任选1门,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选考物理,其余科目没有选考要求。
问:学校对哪些专业的单科成绩有限制要求?
答:凡报考我校本科英语(师范、非师范)、商务英语、翻译专业的考生,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英语单科成绩以总分150分标准计算,具体按各省(自治区)高考实际英语单科总分等比例换算。
问:考生进校后允许转专业吗?
答:根据学校《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无任何违纪违法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符合转入专业的准入条件和高考招生章程中相应的身体条件要求即可申请转专业。在读本科一年级下、二年级(上、下)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有3次转专业机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本一体化专业按照要求不得转专业。
问:在校期间学生需修满多少学分方可获得毕业证书?学校是否允许学生选修辅修专业?
答:在校期间,学生一般需修满150-170学分方可获得毕业证书(各学院专业要求不等)。学生学有余力可以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原则上学校目前开设的专业,均可作为辅修专业供学生选读。
问:学校公共外语有哪些?辅修课程有哪些?
答:学校目前开设的公共外语有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公共外语语种进行学习。开设了日语、朝鲜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波兰语、捷克语等语种类辅修课程。
问:学校有哪些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的项目?
答:学校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签署教育交流协议。常年开设教育交流项目160余个,包括10个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10余个境外实习项目、近20个双学位或本升硕项目和80余个校际交流交换项目。2022年,选派500余名学生参加项目学习,接收各类长短期留学生500余人次。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合作举办国内首个西班牙语(旅游方向)中外合作办学复合培养项目,与意大利锡耶纳外国人大学合作举办的意大利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学校重视国际中文教育,建有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安提瓜和巴布达孔子学院。在国际青年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举办论坛对话、主题交流、文化展演、文化体验等活动,为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问: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如何?
答: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以及其他社会奖学金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设“绿色通道”,并建立了完善的“奖、助、勤、贷、减(免)、补”等助困体系,通过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发展性资助等形式,尽可能地减轻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符合条件的学生,按国家有关政策,可享受政府财政贴息助学贷款。新生可凭入学录取通知书及其他证明到当地农村信用社或银行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也可以在就学地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问:学校在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方面有无政策举措?
答:为了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创业的学生;学校成立创业学院,选拔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集中培养。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有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和激励机制,明确规定了毕业生就业的奖励和帮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