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系列纪录片《师道》。《师道》全面展现本市教师队伍中一批“四有”好老师的先进典型形象,集中展示本市教师队伍的精气神,不断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和使命感。
12月1日晚20时,《师道》栏目把镜头对准了我校环境与建筑学院陶红教授,这位生态环境的“卫士”,用科研守护着每一条河流、每一寸土地,也在用师道风范温暖和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师道·陶红》纪录片一经播出,赢得我校师生点赞,纷纷道出他们心中对于这位“师道”践行者的深刻印象。
陶红指导学生实验(王博 摄)
“纪录片里展示的就是陶红老师最真实的模样”
陶红以自己的专业为抓手,致力于环境的保护,她的身影出现在教室和各种河道治理的现场。她重视科研和团队建设,主导的环保科技项目成效显著;她重视课堂讲授与科技实践相结合,将保护生态的理念植入每个学生的心田……30分钟的纪录片,立体、鲜活地呈现了陶红的环保初心、教研之道和师者大爱。
“短片中的一幕幕都是那么熟悉,常常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参与到陶老师的科研团队中。在这里,有严谨的治学精神,亦有轻松的交流氛围;有踏实苦干的教学实践,亦有亲如家人的师生关系。” 我校环境与建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毛凌晨说,陶老师用责任感和真诚教导着她身边的每一个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校环建学院辅导员田万通说:“这就是陶红老师最真实的模样,不仅为上海城市环境建设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且也是‘美丽中国’的积极实践者,她将自己的‘环境梦’与‘中国梦’相结合,用自己的付出,守护着我们身边的美丽。”
陶红翻阅珍藏的学生笔记
“她对待学生兼具了‘良师’与‘慈母’的双重身份”
在学术和科研上,陶红一丝不苟、态度严谨,但在生活中,她又充满妈妈般的柔情,她珍藏的学生毕业照、课堂笔记等,积满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陶红说:“这些东西等他们很多年后再见面时给他们看,一定会非常的有意义。”这样的细节也触动了很多观看纪录片的学生,2016级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胡宇豪感叹,“遇到一位负责的老师是学生的幸事,遇到一位关爱学生的老师更是可遇而不可求,陶红老师对待学生兼具了‘良师’与‘慈母’的双重身份。”
“陶老师及她团队的成员,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一种亲切的气息,让人莫名的亲近,感到温暖,我想这一定是受到陶老师的影响。无论是在课堂上、在办公室还是在生活中,陶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感染着我,让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让我了解到作为一个‘环境人’应该做的事情、应该有的担当。”环境工程15级辛绍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