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营造科研氛围,激发科研活力,助力硕士点建设,1月8日,由我校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学位办、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太行分中心联合主办,学报编辑部协办的太行分中心2024年度学术汇报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太行分中心主任、校长蔡振禹,校长办公室、宣传统战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学位办、各学院(系部)院长(主任)及青年骨干教师16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协同·赋能·成长:共谱教师学术发展新篇章”,我校15名教师进行了学术汇报,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廖伟教授,邢台学院人事处处长张兰英教授、科研处处长董丽丽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赵清丽教授、体育学院副院长王春雷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太行分中心主任、校长蔡振禹讲话
邢台学院校长、太行分中心主任蔡振禹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拓宽了视野、增进了交流、深化了了解,是2024年工作的总结回顾,也代表着2025年的良好开端。他强调,一要协同推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进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专家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指导下,学校要充分发挥太行分中心学术平台的引领作用,积极上联横引,支持学校广大教师投身于教师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当中,与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和学位办协同服务,全力推动全校教师教育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二要赋能创新,营造高质量的学术发展生态,筑牢数智根基,畅通学术交流之路,深耕学术论文写作,勇挑课题攻坚重担,积极融入教师教育学习成长共同体之中。三要成长引领,强化示范带动与辐射效应,努力做到研究理念奠基,明晰发展成长路径,实践赋能,聚焦关键举措,多元协作深耕,共促教师教育发展。四要学科强基,筑牢硕士点建设的坚实基础,继续在强化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上发力,在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上发力,在强化学科平台建设成果上发力。
马雪玉教授汇报
太行分中心执行主任马雪玉教授首先以《协同提质·赋能地方师范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为题,基于研究逻辑,对太行分中心的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学术共同体情况进行了汇报。马雪玉表示,沙龙活动是以“愿景引领、任务驱动为动力,以资源共享、学术训练为内容,以专家指导、朋辈支持为形式”构建教师学术实践共同体,也是太行分中心赋能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实践,至今已成功举办28期。作为教师学术共同体的一种积极探索,有效推动了我校科研协同氛围的形成、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效能感、增强了教师的学术引领力,并助力学校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初步建立了学术品牌知名度,希冀有志于学术研究的教师一起加入,畅游学术研究海洋,共谋教育学科发展。
接下来,来自教育科学教学部、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法政学院、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的14名各年龄层级的教师结合个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学术汇报,主题丰富,亮点纷呈,内容多元,涵盖了地方院校教师成长、教师学习共同体实践、乡村教师情感发展、幼儿教师职业关怀、师范生培养、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生物学科教学资源开发、数字化赋能探索、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施、大中小美育艺术实践研究、乡村体育发展等。
五位点评专家对上述汇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分别从研究方法、职业规划、科研发展等多方面提供了宝贵建议。
廖伟教授作点评
廖伟教授从研究方法选取、成果转化、理论运用等方面为成果改善把脉开方,并基于自身学术成长经历,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从心出发,感悟科研自身乐趣;二是教研合一,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三是成果导向,确保科研一定产出;四是久久为功,在研究领域深耕,保持定力,方能有所成就。
张兰英教授作点评
张兰英教授提出两点希望,一是人事处和太行分中心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提高科研产出能力;二是勉励大家积极参与活动,快速成长,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董丽丽教授作点评
董丽丽教授提出希望年轻教师将个人研究方向和学校学术团队的科研平台相融合,更好服务学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并提醒教师关注专利申请政策,力争成果形式更加多样。
赵清丽教授作点评
赵清丽教授肯定了教师基于工作实际开展的研究,觉得非常有价值和意义,勉励大家科学研究应“顶天立地”,找准研究问题,并结合相应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长远。
王春雷教授作点评
王春雷教授表示对太行分中心不间断的组织学术沙龙非常感动,这些活动有力提升了学校科研氛围,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了两位参加沙龙的体育学院教师的快速成长,希望大家共同进步,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
本次会议是我校组织的全部以我校青年教师为主力进行的专场学术汇报,这在我校尚属首次。此举极大地激发了校内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并彰显了学校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太行分中心将进一步发挥教师教育发展高端研究平台优势,继续致力于为广大青年教师营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整合校内外优秀教师教育资源,扎根邢院、服务河北,努力打造服务区域基础教育的卓越品牌,全力助推我校教师教育方向硕士点建设,不断为提升区域教师教育质量水平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