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特色:能源动力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之一。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如何更高效地能源利用。专业自2018年开始与芬兰卡累利阿应用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教育项目。芬兰卡累利阿应用科技大学(Karel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成立于1992年,是位于芬兰乃至欧盟最东部的应用科技大学。在再生能源领域,该校在芬兰处于领先地位。师资条件优秀,教师普遍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实验室。本项目采用“4+0”和“3+1”培养模式,每年招收100名本科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面向能源、动力工程等领域,能够在热力发电、新能源运用、制冷与空调、动力机械等涉及能源转换与利用的行业从事系统设计、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原理,研究和解决能源及动力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2.具有较强的工程一线技术组织和管理能力,能成为企业的技术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
3.能在团队中担任组织和协助的角色,并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
4.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工程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动力工程活动中履行相关责任。
5.通过继续教育和自主学习,获得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要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适应能力强,可在热力发电及新能源发电、汽车制造、发动机、城市供热、制冷与空调,以及其他涉及能源利用和动力装置的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工业部门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单位涉及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龙源电力集团、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也可进入能源与动力方向外资企业工作,专业就业面较广。
主要课程:
中方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热力设备原理、热力工程控制、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技术
外方课程:能源生产解决方案、电子与波动、液压与热学、能效、能源供应与规模方案、排放控制分离加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精密工程基础、木材能源技术、生物质能源的来源与生产等。
主要实践环节:能源与动力装置课程设计、新能源应用系统设计、专业综合应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学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