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面对面》——如何结合就业来挑大学选专业
时间:2014年3月29日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专家和大家共同来关注“如何结合就业来挑大学、选专业”,也欢迎大家在我们今天的节目直播过程当中。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手机当中关注《教育面对面》的微信,在微信里搜索《教育面对面》的订阅号,在微信上给我们提问留言。欢迎大家继续锁定调频107.3兆赫、中波1026千赫收听北京城市广播正在为您现场直播的《教育面对面》特别节目《2014北京高招咨询》,大家周末好,我是主持人张铮,今天和大家共同来关注“如何结合就业来挑大学、选专业”,来为大家介绍今天作客直播间的两位嘉宾,一位来自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辉,张主任您好。
张辉:听众朋友,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麦克斯数据有限公司总监、职业规划咨询专家马妍,马妍你好。
马妍:主持人好,各位听众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两位老师作客直播间,将会结合就业帮助同学们挑大学、选专业。在我们今天话题开启之前,首先回答一位张女士刚刚打来的电话提出的问题,她想问明天在人民大学19中的讲座究竟是几点?在这要告诉您,明天的讲座是9点开始,也欢迎您乘坐公共交通持票前往。好的,接下来我们就和大家一同来关注“如何结合就业来挑大学、选专业”。首先先请马妍老师,因为您手都有非常多的数据,能不能先结合一下过去这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相关数据,来为收音机前的同学还有家长,能不能研判未来几年就业的形势究竟是怎么样的?
马妍:好的。根据麦克斯它对最近几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的情况调查,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它的就业率从总体来看并没有出现一个下降,所以之前媒体会经常去炒作这样一个概念,比如说“史上最难的就业年”,或者“今年是史上更难就业年”。其实我们的数据来看,并没有发现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可以预测到的是只要我们的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大的变化,2014届的高校毕业生他的就业情况也不会出现很明显的下降。
主持人:那么张主任,您那边掌握到的情况,今年咱们北京的高校毕业生现在基本的就业形势大概是怎么样的?
张辉:应该说和往年,特别和去年形势差不多,因为刚才也谈到了毕业生就业难,其实我觉得毕业生就业难,除了毕业生的数量,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增长,还有就是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这里面还有毕业生结构问题和经济结构不匹配的问题之外,因为一会儿要谈2014年高考报志愿的问题,有很大一块我们觉得毕业生的期望值和社会的脱轨,或者说他对个人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也是造成毕业生整个找工作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持人:是的,其实制约大家就业有很多的因素。马老师,您那边掌握的一些相关数据,比如说哪些专业,是理工类的专业会更好就业,还是文科类的专业会更好就业,您那边有这样的分析数据吗?
马妍:以本科为例,从各个学科门类来看,像2012届的毕业生,因为我们是调查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从他们来说,像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这几个学科门类,都是属于就业率和薪资都比较靠前的。像教育学、农学相对来说就业率和薪资要靠后一些。
主持人:通过研判最近这几年相关的数据,您能够发现一些什么样的趋势吗?在就业上。
马妍:其实客观上来说,几年来看,从宏观全国的角度来看,就业情况各个专业之间,不会很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基本上还是比较平稳的。
主持人:相对来讲是比较平稳的。
马妍:对。
主持人:刚刚张主任也谈到了,其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其实有很多的制约因素,咱们先从学历的因素来谈吧。现在学历的因素还是成为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音素码?
张辉:单从数据上看,媒体经常也会说,每年数据出来之后,高职就业的数据是高于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口一般讲初次就业率,包括像麦克斯公司调查的半年后的,高职就业率也是很高的。从学历上来说,刚刚教育部也发布了关于应用型、技能型大学的一个发展趋向,未来搞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我觉得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发展的思路。原来我们一说高职生、职业教育,好像学历层次没有学术型的高,从人的发展来说,每个人的技能和特长是不一样的,尤其从现在市场上来说,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要远远大于一般型的、知识型的人才的需求。所以我觉得通过下一步高考的改革,实际也是适应当前国家形势发展和就业的需要,能够把人才不要按照高考分一次性定终身,而是按照他的特长,分不同的途径去发展。
主持人:对,技能型、学术型两种不同的人才其实是未来中国高考的一个改革方向,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我们需要不了那么多的学术型的人才,因为必定塔尖上的人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还是需要技能型的人才会更多一点。马老师,您这边相关的数据,如果说单纯从学历的角度上来讲他的就业率,像刚刚张主任谈到,好像一般高职的就业率数量会更高一点。
马妍:我身边的数据是这样的,以2012届的大学毕业生为例,他毕业半年后,211的本科院校非失业率是94.4%,这个非失业率是把就业和国内外读研的都算在其中了,升学的也算在里面的。非211本科院校92.0%,这个比211要稍微低一点,高职高专院校是90.4%,这个从它的数值上来看,比本科还是要低一些,但是从近几届的趋势来看,其实高职高专院校是慢慢在接近于本科的。
主持人:它是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张辉:我的数据主要是北京地区高校的数据,北京地区高校每年高职生大概在4万人左右,和全国的数据还是不太一样。
主持人:因为前不久我们在节目当中也是有今年参加高职自主招生几所院校的老师,给大家谈到他们就业的情况,实际对于很多的学校来讲,同学入学即就业,因为很多都是定向委培这样的同学。通过马妍她的数据是全国的数据,其实也是在逐渐地验证了这种技能型人才在未来的就业市场当中是非常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这个我们是说的关于学历,实际上学历现在逐渐在就业市场当中好像被一些企业相对来讲慢慢淡化掉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关于高校的知名度和排名的情况,现在会不会也是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一个因素。马老师,您那边掌握到的全国的数据怎么样?
马妍:我刚刚说过一个,关于211院校和非211院校就业率其实中间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关于说企业它会不会单纯地看学校的品牌来决定是否招聘这个毕业生,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看这个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比如像全球顶级的咨询公司、一些投行,它会很偏爱名校毕业生,它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是这样的。但是有些企业,它可能说我并不一定非要名校的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我就是想要比如说哪个高职毕业的,他可能接受到了通识教育不是那么地系统,但是我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他是具备的,我就想他的,所以这个是不能一概而论吧,我的意见是这样。
主持人:张主任呢?您这边就咱们北京这个就业市场当中,比如我们同样都学金融学的,有的是从中央财大的出来的,有从普通的院校出来的,现在企业会更加偏向于哪个学校出来的学生?
张辉:我也同意刚才小马说那个观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企业类型,即使同一个专业,它的需求的目标群体是不一样的,包括教育部也一直在提,在院校之间不应该人为地设置门槛,比如说我们叫院校歧视。其实每个学校都有它的相对来说特长的地方,我觉得应该考生在关注高校的时候,应该关注到每个学校它的专业优势在哪儿,它培养人才的优势在哪儿,特点是什么,你是不是能和它契合在一起。
主持人:您的建议还是我们大家主要先以选专业为主。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