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说兴趣是第一的动力,非常直接的动力。其实我们现在说依据自己的职业爱好去选择专业,实际上这就算是对自己职业规划当中走的第一步吧,对吧。
张辉:对。
主持人:像这种依据职业规划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未来是不是非常容易地找到工作?马老师您那边有没有相应的调查数据?
马妍:职业规划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我也同意他先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来看对应的是哪些专业,然后他去报考这些专业,这确实也是对的。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有很多的毕业生他毕业以后,实际工作了以后,他觉得这个工作不符合他的职业期待。调查原因为什么你不喜欢这个工作呢?很多人说这个工作不符合我的职业发展规划。他会出现有点矛盾在里面,职业发展规划有时候会影响他,比如我是艺术型的,我想当一个艺术家,但是我在做编程的工作,我觉得浪费了我的一个理想,浪费了我的一个天赋。这个问题你要辩证地去看,一方面确实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但是首先你有兴趣,你的兴趣在职业的市场上是不是有需求的,我想做这个,那是不是真的有人让我去做这个。还有就是你有这个兴趣,但是你的能力能不能够支持着你做一份相关的工作,这个也是要多方面去看这个问题。
主持人:因为我翻了一下您那边做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的一份调查,这份数据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说选择专业首要理由为根据职业规划选择的2009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是74%,这是一个数据,高出了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提示相应来讲应该就是能够佐证了,如果你进行了提前的职业规划,你在未来的就业当中,实际上是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位置,而且未来会更容易发展。所以我们说大家在填报志愿、现在专业的时候,我们说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我们选择同样的一个专业,因为不可能说一所大学它只有一个专业,也不是说这一个专业只有这一所大学有,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很多的同学和家长[微博]又非常地苦恼,就是以目前这种就业形势来讲,究竟应该是选大学还是选专业?这也是大家非常困难、非常难以决策的一个问题,两位怎么样?
张辉:的确是个非常难的问题,我想从我的角度,我还是先赞成选专业,但是这个专业不是选这个专业名,我不知道我说清楚了吗。我记得曾经大概在93年、94年开始计算机热,93、94年开始入学的学生计算机开始热,后期又有一段金融类热,我指的这个专业不是看这个。选专业第一个要符合兴趣。
主持人:刚刚我们也谈到了。
张辉:第二个就是你要找到在这个专业领域好的学校,比如在这个专业领域这些学校都很强,那你A上不了,我可以上B,我可以上C,略低一点问题不大。但是我不是指的我们家孩子就这个专业,这个名好听,就它了,那可能你上了一所学校,这个学校它本来可能在培养别的方面很有特长,但是现在确确实实现在存在的,可能会新增了一些专业,这个专业它没有力量,可能学校层次也不错,你上去了,等于是你的专业加上这个学校到社会上就不认可。所以我现在建议你一定要上这个专业的时候,你一定要看专业在整体学校里面的度。我现在不能说具体,因为我在教育口,一般不说具体学校的名称。可能它的水平差距并不大,而且他们是鼓励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不断去交流的,这样的话避免都是门里面的知识不对外交流,要跨界一些。
主持人:其实您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我们可以先去选专业,可以不去选大学。不过我们在想,如果对于成绩非常好的这些同学,实际上两者是可以相互兼顾的。马老师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马妍:我个人的建议,如果是两个学校差距不是特别大,总体上来说,优先选专业,专业怎么选,我也是同意张老师刚才说的,首先自己得喜欢,而且这个喜欢,一方面是喜欢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将来从事的一些对应职业,这个你得喜欢。还有就是高中的有些课程学习和有些大学课程学习是不一样的,你得看一下专业课程设置是不是你愿意去学的,这是一方面。还有,如果两个学校中间有一定层次的差异了,比如说北大跟一所相对来说一般的本科,即使北大的专业就业可能不是特别地好,但是我也是建议能上名校还是上名校,因为名校它给人是一个通识教育,综合方面的提升,并不一定限制于我学了这个就得做相关的工作。
张辉:我再补充两句。为什么我说回答这个会很难呢?这个前提首先是在同一个层次上选择,刚才说了它不同类型的学校选择,确确实实你要首先选择学校的文化。既然小马提到了北大,北大的教育最早提出来叫“宽口径、厚基础”,但是我觉得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的。所以我们为什么现在提出叫技能型大学,我们不能在学历上把技能型人才比如就限制在高职,我们要给他通道,我相信教育部这个精神也是这么个精神。但是他可能在那条路上走得很精湛、走得很深入,可能一个技能型人才也会在将来的社会中发挥他特别大的贡献。那么在技能型人才选择的时候,你不要在那个层次上比,你在选择方向的时候,比如说我从小就喜欢琢磨点东西,装点东西,完了之后你硬要让他学化学去,也到不了顶层人才的蓄水池里面去,你说他有多痛苦,你不如发挥他的特长去学一门专业相关的。
主持人:因为这孩子本身的个人兴趣、思维习惯、学习的习惯等等都不一样,我们说句俗话叫有的孩子适合圈养,有的孩子适合散养,实际上我们到大学教育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关于我们说到究竟是挑大学还是选专业,两位专家都给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再关注一个非常热点的问题,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讲,北京的高校云集,优势教育资源非常地明显,那么北京的孩子我们是必须就以北京本地扎根为主,还是我也可以考虑一下外省市的这些学校?另外还有当我选择外省市学校的时候,我是不是一定非985、211大学我不上?张主任,您怎么看?
张辉:因为我也是从外地到北京来上学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还是非常赞成一些北京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外地去读书,我觉得这个不光是说扩大了他在2014年高考报名时的选择面,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独立成长的环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去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他可以通过自己在那个城市的生活去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各方面的能力我觉得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如果在北京,当然有很多家长也有意识地培养,毕竟有环境的依赖性,这种转变会没有在外地高校的孩子转变那么快。如果能够到外地读一个不错的学校,因为你可能留在北京还读不上这么好层次的学校,我坚决支持去外地读。
主持人:马老师同意吗?
马妍:同意。
主持人:尤其是对于男孩子,其实我特别同意男孩子能够多走出去。我们这现在很多的同学和家长都发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特别集中,就是请专家能否就近几年以及未来预估一下就业的情况。还有就是想问一,未来啥就业会更好啊?所以这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现在的就业市场当中哪些专业比较吃香?依据现在的一个判断,未来哪些专业还会继续吃香,或者说会不会有一些新兴专业成为未来就业市场当中的主力军、生力军?两位老师能不能给大家做个介绍,马老师。
马妍:从现在各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像麦克斯每年都会公布一个红牌、黄牌、绿牌专业的排行榜,像绿牌专业属于就业率比较高,收入等等这方面都比较好的,专业对口度也比较高的这样一些专业。据这几年来看,其实都是很稳定的,比如说像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等等,看起来都是一些工程类的专业。
主持人:您说的这是绿牌专业。
马妍:对,绿牌专业,这些专业有一些特点,首先第一个,毕业生的供给量不是特别大,你一看就知道其实它不是什么高考的热门专业,很多人不愿意让孩子学这个,小孩自己对这个也不是特别有兴趣,所以在市场上它的需求比较大,相对来说供给量也不是很大。第二个,这些专业培养的方向非常明确,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是将来要做相关行业工作的,这也是一方面。第三个,这些专业专业门槛相对来说较高,你学个别的专业不是很容易进这行,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所以这些专业相对来说就业都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这是绿牌,红牌呢?红牌就是不太容易就业的是吗?
马妍:红牌就是失业量比较大,薪资相对较低,专业对口率也不是很高。
主持人:比如说。
马妍:比如说像动画、法学、英语、生物技术这样一些相关的专业,最近几届都是属于红牌的行业。
主持人:中间您还说有一个黄牌是吗?
马妍:对。
主持人:黄牌是一个什么概念?
马妍:黄牌就是介于比红牌要好一些,但是也是有危险了,有些专业它可能今年在红牌,明年到黄牌,或者今年在黄牌,明年到红牌,有这种可能。
主持人:有哪些专业这种幅度会更大一点?
马妍:像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这个都是比较危险的,虽然不是像红牌专业那么差,但是也是比较危险。
主持人:就是时好时坏型的。
马妍:对,但是这些专业都是从全国宏观层面来看,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地方或者某各高校,那都不一定的。
主持人:咱们就从北京来讲,张主任您这边掌握到的情况,今年有相关的统计了吗,哪些专业会更容易就业?
张辉:我们现在统计还是2013年的,刚才小马也说到了一些数据,一个是不同地区可能在数据上稍微有些偏差,我现在说关于专业和就业关系的时候,我重点想给各位家长提点建议。第一,你要报专业,确实要关注哪些专业现在在社会上有点供大于求了,一定要关注这一点。但是不是所有学校这个专业都不好就业,你要找到学校的特长是什么。
主持人:您能列举某个专业吗?
张辉:咱们就说法学专业,像北大、人大、政法等等一些学校的法学专业,他们的竞争力在全国还是非常大的。麦克斯一直在公布这样的数据,我们的数据也是相对来说大,就是一定要关注这些数字。我可以这么说,原来我们统计每年北京需求的时候,北京的生源是种处于供不应求,就业方面有一些政策性的支持,但是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专业供大于求。
主持人:法学。
张辉:甚至会计,北京孩子读会计的太多,其他我不说了。这是第一个要关注这些数量关系。第二个,你一定要关注每个学校的特长,比如印刷,在包装领域在全国是非常领先的,北服在服装材料的加工、设计领域,我们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学校,物资学院在物流领域都是在专业很有特长的,要关注每个学校不同的特点,一个高校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是全国排在最好的,但是有很多很有特点的学校,一定要关注它的专业特长。第三个,还是回到了哪些专业未来城市定位的问题,因为北京市正在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的北京城市的定位,最近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传闻,但是北京这次最起码出来了四个中心,我们叫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创新驱动的中心,原来还有一些定位的,这些事情可能会涉及到孩子的就业问题。我们确实缺一套体制,我们城市有定位了,不像美国提前年就可以说将来的发展、将来的职业是什么。我们这方面缺,但是我们可以去关注这方面信息,做一些分析。
主持人:根据相关的信息大家做一个汇总,然后做一个分析。现在两位能不能有一个大概的预测,或者马老师这边有没有相应的数据,能够预测一下未来中国就业市场当中一些最紧缺、最热捧的人才,会大概出现在哪些领域当中?
马妍:刚才我们这几届学生的调查情况,其实专业的就业水平没有特别大的波动,不是很明显,所以也可以说在未来几年之内,我们刚才说的那些绿牌位专业,就业还是持续看好的。但是这些专业看着就业好,但是不一定符合你的职业兴趣,这也是一方面,因为像这些工程类的工作很辛苦,我估计城市的孩子,特别向北京这样大城市家庭的独生子女,他不太乐意去做这样的工作,所以这个也要两方面去看。刚才说的都是工程类的,像有一些文科类的专业,小语种的专业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还有我特别谈到一个服务业,服务业因为作为第三大产业,未来关于服务业方面的相关专业,是不是就业方面也会非常地不错?
张辉:我觉得关于未来的预测不光是我们两位,可能很多专家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预测出来。但我觉得有些原则是可以把握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肯定随着国家和国家第三产业,尤其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这一类产业的就业肯定会越来越好。国家为什么投入那么大的力量来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不光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传播的考虑,还有将来经济结构的考虑。第二个,未来的人才是什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别的不说,有两项主要因素,第个是信息手段,第二个是国际化。
主持人:其实这些道理大家都可以逐一去分析一下,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很多的朋友都在问,说张主任您能不能跟我们说一说北京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今年的情况或者往年的一些情况,这些数据我们到哪儿能够查到?大家来做一个分析。
张辉:教育部的部署高校已经在自己的网站上全部公布了自己的就业质量报告,每个学校都可以看到。北京市的相关数据每年的总数,北市教委也都会发布,在新闻里面都能看到,基本上北京地区的高校初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各个高校的特点你可以去看。今年的学生马上要看了。
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给大家再做进一步的展开了,但是我们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先要依据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另外一个,研判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你所生活在这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定位情况,去决定您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好的,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作客节目,谢谢。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儿就结束了,明天我们将和大家共同来关注我们究竟是要高考还是要留学?也欢迎大家在明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继续收听《教育面对面》,明天见。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