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携手增进友谊助力中国-中东欧合作——第四届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夏令营开营
7月22日,为配合“2019年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青年交流年”,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献礼建国七十周年,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第四届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夏令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开营仪式。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欧洲处处长杨金成、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副校长张宝钧、匈牙利驻华大使白思谛、克罗地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拉脱维亚驻华使馆副大使依古娜、斯洛伐克驻华使馆副大使脱寞、北马其顿共和国驻华使馆代办佐理查·塔什科夫斯卡、斯洛文尼亚驻华使馆副大使马博洋,以及来自中东欧16个国家、31所孔子学院的千名师生等齐聚北京语言大学,出席了本次活动。
在开营仪式上,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东欧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截至目前,中国与中东欧16国合作建立了34所孔子学院和44个孔子课堂,学员5.2万余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参与人数51万余人。总部设立的来华夏令营、“汉语桥”中文比赛、“孔子新汉学计划”等多个项目,受到各国青年学生热烈欢迎。2018年,总部为364名中东欧国家学生提供“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从2016年开始,总部连续举办四届特别设立的“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夏令营”,累计3500余名师生来华访问。他表示孔子学院总部将继续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大力支持中东欧国家汉语教学发展,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教育、文化多领域合作,邀请和支持中东欧国家优秀青年来华留学、访问,为促进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青年交流合作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作出积极贡献。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致欢迎辞。他指出,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夏令营”对增进中欧相互了解,深化教育和青年领域合作意义重大。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北语发挥自身优势,在“17+1”教育合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方面,北语积极承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加强高精尖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北语积极与中东欧国家高校广泛开展合作,通过搭建汉语教学平台,开拓资源建设渠道、研发具有国别特点的汉语教学标准、大纲及本土化教材,促进了两地在语言学习、文化互鉴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最后,刘利校长表示,未来,在教育领域,将继续开展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合作,推动孔子学院和双语大学的建设。在人文交流领域,将依托孔院平台,根据中东欧国家的差异化诉求,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在文化交流领域,将继续开展与中东欧国家的“破冰之旅”,进一步扩大北语的“朋友圈”。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