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相通加深友谊合作交流创造未来
中东欧使节代表匈牙利大使白思谛感谢孔子学院总部和北京语言大学搭建了中东欧青年合作交流的平台,他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交流合作中来,共同努力促进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上加深彼此友谊。白思谛大使表示,培养人才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他希望教育合作能为年轻的一代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未来的领袖。白思谛大使谈到,在匈牙利已经有4座孔院,他非常高兴看到这次有很多匈牙利孔院的学生来到北京。布达佩斯有中东欧唯一的双语大学,它也是中东欧孔院的区域中心。此外中匈两国教育界通过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了务实友好的合作关系,复旦大学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合作建立了第一个匈牙利海外校园,这些合作体现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白思谛大使表示,中国是中东欧学生向往的地方,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中国和匈牙利建立外交关系也迎来70周年,中东欧青年学习汉语恰逢其时。他鼓励大家在夏令营中走出课堂,加强与中国民众的交流,感受中文母语环境,争取学有所成。
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表示,2012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创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8年来,“17+1”合作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她指出,今年正值教育青年交流年,作为“17+1”起步最早的领域之一,双方教育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先后已经同10个中东欧国家签署双边教育合作协议,同8个中东欧国家签署互认高等教育学历学位协议,双向留学规模已经超过1万人,双方还成立高校联合会,校际交流空前活跃。在“17+1”教育合作的推动下,中国热、汉语热近年来在中东欧国家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相继开设,成为“17+1”教育合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她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将夏令营期间所见所做所闻带回祖国,未来成为传承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友谊的推动者、践行者,成为促进双方文明互鉴与交流合作的生力军。
营员代表黑山大学孔子学院陈静用汉语发表演讲,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中国故事。她谈到,学习汉语之前她只知道在黑山有中国“一带一路”项目援建的南北高速公路,但是在第一堂汉语课之后她发现这个国家有太多古老而美好的文化。她积极参加了所有的中国文化活动,通过文化讲座和中国美食文化节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她在汉语课上体验写毛笔字,并对中国音乐和乐器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最喜欢老师的古筝,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古筝弹的《青花瓷》。陈静表示,她非常珍惜这次来中国的机会。在中国她交了很多朋友,中国让她感觉到了家一样的温暖,她希望未来有更多有意思的中国故事和大家分享。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