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班”吸引力显著增强,新型工科发展势头强劲
随着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学科的发展,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夕。近年来,北大以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型工程学科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北大工程学科扎实的数理基础、广阔的应用前景、完备的培养体系、开阔的国际视野共同构筑了对优秀学子独特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为顺应、驾驭和引领智能化、信息化、大数据趋势下的时代发展,积极探索和加强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从2017年正式创办计算机科学尖端人才培养计划“图灵班”,到今年扩大计算机与电子信息专业纳贤规模,北大信科始终主动拥抱时代变化、服务科技发展需求,吸引了大量优秀考生。
来自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的周哲恺、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的黄嘉铭、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的徐蕊琦、广西省玉林高级中学的王柳蕙等同学都选择就读于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王柳蕙同学坦言,进入信科学计算机只是自己学业生涯的新起点,她心中还有更加远大的目标:通过大一一年的勤奋学习和刻苦努力达到“图灵班”的选才要求,以图灵为目标,立定心志,攻坚克难,向着计算机研究领域更高深、更专精的方向不断探索、奋进。“我希望在这一领域实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做时代的弄潮儿。”
来自山东省泰安一中的姬昀同学经过慎重的比较分析后,最终选择了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谈到自己的选择,他说:“在具备扎实理学背景的同时,我也希望接触到一些应用性质更强的专业门类。北大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强调数理基础与应用实践并重,非常符合我的志向。”
来自哈尔滨市第九中学的雷廷同学在暑期学堂里听过北大教授的一场讲座,芯片发展史、中国芯的现状让他深受触动。“我也是从那时起,萌生了为祖国微电子行业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愿望。”他十分憧憬未来在燕园的生活,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将个人事业与国家的发展融入一体的北大人。
文史哲考热度攀升,政经法魅力十足
北京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上承京师大学堂以来百余年的历史积淀,始终心系国家发展,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经济社会学者。悠久的学术传承造就了北大人文学科厚重的思想根基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也成就了现在北大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的人文学术氛围。目前,北大门类齐全、水平卓越的人文学科正在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等重要民族使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越来越多优秀学子选择继承与发扬北大人文关怀的传统与家国天下的情怀,选择北大人文社科,选择成为有担当的北大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代表的是一种情怀与风气,更是一种品格与使命。来自北京市育英学校的胡天惠、天津市杨村一中的武婉清、福建省永安一中的詹艺等同学就坚定地选择了中文系,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和北大学子的家国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真、善、美、仁义、诚信、和谐,中华文化的内核与人性的瑰宝,以及思想、知识和关于做人与成长的全新感悟,就这样在白纸黑字里,在北大人的一言一行中得以传承、弘扬。”胡天惠同学如是说。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成为了来自柳州市高级中学的莫储瑛同学选择北大历史学专业的理由。“历史学是一门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积极现实意义的学科,而作为一名对历史学怀有向往的学生,我希望未来能进入更具专业性的学术平台,参与史学学术性研究。因此,进入北大历史学系不仅是一种极大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满足,更充满了我对寻根溯源、传承历史、服务祖国建设的期待。”
来自山西省实验中学的刘炜烨同学对考古的向往和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学习考古学的愿望很早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初中时他参加省博物馆组织的活动,展柜中的文物给他留下了最原始的震撼。他说:“我像藤蔓,向着考古的梦想攀缘而上。”来自成都七中的田陈馨也说道:“‘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那些静默的文物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愿意,我希望,把一生的时光投向历史,投向历史在现世的遗存,去减缓它们老化的脚步,去修补它们参差的缝隙。”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