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当然除了学会钻研外,还有许多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是劳逸结合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我来说,劳逸结合其实是十分有技巧的。“劳”到什么时候休息,休息多久,怎样休息,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最刚开始,我也跟许多同学一样,凭着满腔热血,凭着自己对于考上一个好大学的渴望,几乎不给自己留任何休息时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晚上也挑灯夜战到很晚。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每天仿佛行尸走肉一般的学习,换来了一定的进步,但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反而自己时时刻刻都感觉很疲倦,整个人都在崩溃的边缘。
但是一天周末偶然看到了一个名词“番茄工作法”,我才明白了自己干了多么愚蠢的事。高中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但是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就叫珍惜时间,真正地珍惜时间应该懂得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按照“番茄工作法”,休息的时间不一定要长,但频率一定要足够高,最好是25分钟后休息5分钟。虽然无法做到25分钟后休息5分钟,但是课间的时间是可以很好利用的。课间可以简单做下课前准备,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若无其他事,之后大可腾出时间去教室外的走廊上走一走,和好朋友一起聊聊天。千万不要觉得这样会一天会浪费几十分钟,事实上稍微的调整放松能够让你下节课以很高的效率进行学习。
我曾经以为自己就是属于精力充沛的那一类人,但是后面才发现,如果平时上课像考试那样专注其实是非常累的,连着几节课都保持这种专注度而课间也不休息几乎不可能。除了聊天,运动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在高三的学习生活中,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是高效学习的保障。运动既能放松身心,又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看一会儿杂志,拓宽视野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大脑从题海中暂时解脱。但一切东西都有个度,运动过久也会使身体疲惫 ,看杂志过多也会使自己分心。并且,千万不要把劳逸结合当做自己偷懒的借口。自己是否疲惫只有自己清楚,不要在自己精力仍然充沛的时候便想着去放松。以上便是我对劳逸结合的一点看法。
预习与复习是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预习事实上就是一次自主钻研。是否预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新课的效率,尤其是较难的课程。预习,也是一门技术活。除了预习一些基本概念,更要了解到概念背后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式。以数学为例,预习椭圆相关知识时,首先需要了解到椭圆的基本概念、标准方程,之后便可以思考为什么椭圆呈现出这种形状,与它的标准方程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果我改变标准方程中的一些数据,椭圆的形状如何变化,进而便可能联想到圆的伸缩变换变成了椭圆,因此在老师上课之前便对椭圆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听课时,一则对知识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二则明白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在哪,进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听课,这样自然而然能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总而言之,预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带入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思考。
而谈到复习,我首先想说说频率问题。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都会有这种倾向,宁愿做新题,接触新的东西,而不愿复习,常常是到了考前才突击复习,临时抱佛脚。大家都知道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但是常常都忘记应用。高频率的复习其实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目的就是不断进步,即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实际的作用。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思考今天自己学到了什么,在什么方面进步了,而不是我今天多做了几道题。做题的本质目的是熟悉知识,了解某类问题的一些解题技巧,或者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如果做题没有做到这些,那么做题无疑是在浪费时间,仅仅是一点自我安慰——多做题,似乎就能多得分。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