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六章
他说,当年和大儿子在市一中新生开学典礼上,看到全市中考状元的发言,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我们父子羡慕极了,用的是仰视的目光看状元,并认为这就是天才!
说来也巧,全市的中考状元和城区的中考状元和大儿子库博飞竟分到了同一个班————8班。班主任名叫张水松,是国家级优秀数学教师。
库金会和大儿子当时制定的目标是考国防科技大学,力求每次考试比状元们缩小一点差距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他们认为常人哪能跟天才比呢! 没想到第一次期中考试库博飞在9个科目中,有两个科目超过了状元们,虽然总分比状元少得多,虽然只是文科科目超过了状元,但也足以说明状元、天才不可怕!天才也是可以战胜的!于是他鼓励儿子,向状元看齐,向天才看齐,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在父子俩的同心协力下,经过两年努力,终于在高二期末考试时,一举超过了两名状元天才,全班考第一,全年级第四!到了高三,还一举夺得全年级应届生第一名!在此期间,大儿子还自修了部分大学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并创下一人拿三个奥赛奖的全校历史纪录,只可惜当时保送上清华时,省里没有将库博飞上报进入教育部保送生网,从而失去了破格上清华的机会。为此,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还通过市一中教务处,给库博飞回了一封信,鼓励库博飞报考清华。令人惋惜的是 2002年库博飞高考时发挥失常,只考了635分,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后被北航录取。
库博飞上大学后,库金会就全力投入到培养小儿子的实验中去。目前,小儿子库稳飞已由年级300多名上升至60名,已有把握考上一类重点大学了。亲爱的读者,当你看到这些时,你还会再迷信天才,再认为你的孩子笨吗?当你看到这些时,你还会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不听话的,自己的孩子已经没法教育成材了吗?
“出格”的家教“定理”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这是库金会家教实验所总结出来的核心 “定理”。有人可能会对这一“定理”产生怀疑,认为太绝对,库金会则作了如下解释:
在所有孩子的总数中,有大约百分之四的孩子是不需要家长用心去培养,就能成才考上名牌大学的,这其中包括一部分身处逆境发愤学习的孩子。有百分之五左右的孩子属于弱智,是难以培养上名牌大学的。但这部分孩子却可以通过其他关爱方式,培养他们在其他方面成功,如弱智者周舟在人们的关爱呵护下成为出色的音乐指挥家。剩下百分之九十一的孩子,则必须要在良好的家教条件下才能成才。而这百分之九十一的孩子,其智商和潜质只要得到充分挖掘,受到家庭和学校的精心呵护,几乎人人都能考上清华、北大、北航、复旦等一类名校。
佐证这一观点的,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1976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在美国选择了一所小学作心理学实验。他们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预测”,然后煞有介事地挑选出一批“具有优质发展可能”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提供给老师,并且特别叮嘱老师一定要“保密”。其实这份名单只是罗森塔尔他们随意拟定的,并没作特别调查和分类。说白了,他们只是简单地将一群孩子划分出了两个类型。但奇迹发生了,几个月后,凡列入名单的学生,成绩有了相当迅速地提高,而且变得开朗、活泼、自信,求知欲旺盛。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基本教育原则。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七章
库金会点点头,他知道自己不论在儿子们就读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已是“名人”了,老师学生几乎都认识他。
姑娘长得很漂亮,高高的个,清秀苗条。姑娘说:“库叔叔,库博飞现在哪儿?”
库金会告诉她说,库博飞2002年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哎呀,真的吗?”姑娘脸上现出了瞬间的羡慕和灿烂,随即便暗自神伤,一脸失落。她告诉库金会:“我和库博飞同班,初中毕业成绩不好,后来上了十堰市财贸学校(中专),去年毕业后好不容易托熟人找了这份工作,可收入很低,每个月只有400元工资。”她还坦诚地告诉库金会,每个月400元钱的工资,乘车60元,交给家里50 元,还剩290元是她每个月生活、日用费等的全部开支,月月都很紧张。她懊悔地说:“库叔叔,我现在真后悔当时没好好读书。”
库金会很同情这位姑娘的遭遇,但后悔已迟了。好在姑娘还年轻,他鼓励她工作之余,想学习还可以努力拼搏,争取成人高考。
晚上,库金会把姑娘的事给小儿子库稳飞说了。库金会说,你哥哥读北航,我每个月给他寄500元用于他的生活费、买书和日用杂费等,衣服还全部由家中寄去。你自己每天喝牛奶、生活费和零食,再加上买书、交学费等,加起来每个月平均也是七八百元。你再看看那位姐姐,辛辛苦苦站一个月柜台,只有290元供自己支配。稳飞,你如果考不上一类重点大学,毕业后说不定还找不上那份工作,将来怎么生活呢?
儿子听后陷入了深思。库金会知道儿子在深思,自己“说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库金会认为,对高中阶段的孩子进行“说教”,简直就像干一件极其复杂的大工程。没有耐心是不行的,耐心不够也是不行的。他说,他几乎每天早、中、晚都要抓住合适的机会对儿子们进行一番教育,这种教育必须见缝插针,找准机会,十分不容易。搞不好,要么是在孩子们情绪不好的时候“说教”,要么是用些老掉牙的题材和话题,都会受到儿子们的拒绝甚至嘲笑。这就迫使他在对儿子们进行教育时,要不断地多观察,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一些新知识,给自己“充电”,以便在对儿子们“说教”时有新鲜素材,好引起儿子们的兴趣。为此他订阅了大量报刊,经常观看电视教育新闻和专题,把自己“培养” 成为一个知识“万金油”和业余教育通。
库金会说,我的家教素材,几乎都是真实的,可我也为孩子们编造过一个故事,而且深深打动了他们。我说,有甲乙两个同学,在读高中时,两人都很傲气。可10年以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甲同学到国外留学,顶着哈佛博士的学位回国,乙同学却因学习不努力,没考上大学,进工厂后又下了岗,只好在机场候机厅给人擦皮鞋。下了飞机的甲给乙20美元,让乙给自己擦皮鞋。乙还一再感激老同学的关照,因为20美元相当于乙擦好多天皮鞋的收入啊!乙过去的傲气,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跌得一点也没有了。
库金会的故事,不但他儿子听后受到震动,就连库金会小儿子班上的同学听后,也受到了很大震动。不少同学明白,这个故事虽是编的,但对有些同学来说,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就会变成现实。这种可能变成现实的残酷故事,促使许多同学明白只有现在勤奋吃苦,努力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才会有实现自己理想的资本。
家长的“自我教育”
高考是孩子的事,对孩子加强呵护和教育,家长就算尽了应尽的责任。但库金会的家教还包括家长经常和不断的“自我教育”。提起这事,首先还得从库金会一个“残酷”的家教理论说起。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八章
库金会认为,高中阶段对孩子的教育,其最深体会之一就是,以 “高超的家教艺术”,对孩子的所谓兴趣和爱好进行毫不留情的、残酷的、“灭绝人性”的“毁灭和打击”,家长要采取一切手段把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全部转到“用心读书”上来,使孩子一门心思围绕考试转。
为确保孩子围着高考转,库金会为儿子提出了“不后悔”的三字名言。他说:“我们成年人在一起聊天时,一些生活不如意的人,常常爱说‘后悔'两字,尤其爱说‘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之类的话,导致今天要文凭没文凭,要好工作没好工作。还有些成年人不仅后悔自己的一生,也为孩子的一生后悔。有不少家长为子女没考上大学或考了个末流大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后悔不已,伤心地说自己当初为什么没好好培养孩子。但世上的后悔药是买不到的!从这些家长的伤心泪、成年人的万分懊恼中,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和启示。我告诉孩子们:我们一定要做到不后悔!为自己的前途不后悔!为自己的拼搏不后悔!为一生的幸福不后悔!”
“不后悔”成了他“说教”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大儿子库博飞高考那一阵子,几乎每天都有考试,月月都有联考,并进行“英雄排座次”,儿子的压力很大。他便经常拉着儿子的手,天天用“不后悔” 来鼓励儿子。每天中午吃完饭,他把儿子送到房东马兆华奶奶家去自学,告别时,他总要对儿子说:“咱父子今天不后悔!”
当大儿子走进高考考场那一刻,他和儿子相互击掌,仍送给儿子一句:“无论考题难与否,只要做到不后悔!”
2002年7月11日11点半,大儿子库博飞结束语文考试走出考场后,见到老爸的第一句话就是:“爸,我一点也不紧张,我心中装着不后悔!”
实际上,库金会夫妇也常常为孩子的家教闹一些小矛盾。如2003 年2月13日,库金会妻子因工作忙,与库金会商量说中午不给孩子做饭炒菜,让孩子在学校买一顿吃算了。库金会不同意,坚持让妻子为儿子做饭炒菜。妻子气呼呼地说:“让孩子吃一顿学生食堂有什么不行?一天不去学校对儿子教育,儿子就能变坏吗?”库金会耐心地说: “你讲得虽然没错,一天不给孩子送饭事小,但咱们在孩子面前说过每天送饭,今天不送,咱们今天不就是失去了诚信吗?凡事一定要有恒心,做到持之以恒,才能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在库金会的反复劝说下,妻子消了气,两口子紧紧张张为孩子们做好了饭菜送到学校。 库金会说:“孩子高中阶段,我们夫妻除了搞好工作,其它一切都得为家教让路。”
我们衷心地祝愿普天下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祝愿每一个家长都是成功的家长!
福建高考网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教育专家谈教育: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的相关文章,更多高考考试家长的考前辅导、家长助考方法和策略、家长心态等内容,请关注福建高考网【http://www.555edu.com/beikao/】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