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学校校本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校本部设有10个二级学院;学校还拥有14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3所临床医学院是附属医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3个专科学院以及17个专科学系。
2007年,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18280(校本部1621人,附属医院16659人)。有院士6人,特聘院士5人,正高职称888人,副高职称2059人。其中教授301人(校本部60人,附属医院241人),副教授578人(校本部173人,附属医院40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768人,其中研究生1989人,本科生3811人,高职高专生1961人,留学生7人;成教学生6133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4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除了法医学外,实现了生物医药学科硕士学位点一级学科的全覆盖。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100.81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24.01万平方米,附属医院7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9.31万平方米(校本部24.41万平方米,附属医院134.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73.6亿元(校本部近4.0亿元,附属医院近69.6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5.32多亿元(校本部1.54亿元,附属医院23.78亿元);图书馆藏书94.58万册(校本部52.68万册,附属医院41.9万册);住院病床10962张。首都医科大学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新医药技术转移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心血管病学系、疼痛医学研究所、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和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等。2002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等63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9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44项,共获科研经费23093.43万元;获得国家级及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121项;获得批准授权专利13项。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辅助设施,其中有图书馆、信息与通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动物科学部、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学报编辑部(期刊社)、医学教育研究所等。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其中有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医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日本川崎医科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与自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日本滋庆教育集团所属大阪三校(高技术专门学校)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